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其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收集SAH(90例)与配对的健康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数据,并进行比较。将SAH患者分CVS组(32例)和非CVS组(58例),对两组间的血清25-羟维生素D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VS的危险因素。结果 SAH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4.7±10.1)μg·L-1,明显低于健康人群(37.4±9.9)μg·L-1(t=-8.472,P<0.001)。在SAH患者中,CVS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0.6±9.4)μg·L-1,明显低于非CVS组(27.0±9.9)μg·L-1(P=0.004)。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CVS的保护因素(OR:0.921,95% CI:0.866~0.980)。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SAH和CVS患者是低的,25-羟维生素D可能是CV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在指导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63例,分为两组,A组32例,B组31例。A组检测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指导补液,以CVP达到8~12mmHg,MAP达到(65±5)mmHg以上,作为液体复苏治疗的目标。B组在达到上述CVP及MAP的基础上,计算乳酸清除率,以乳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10%作为复苏治疗的目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液体复苏达标率及乳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10%的比例、术后24h输液量的差异,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器官功能不全发生情况,ICU住院日。结果2h液体复苏达标率的比例A组高于B组(P<0.01)、24h内输入液体量B组大于A组(P<0.01)。但两组术后24h液体复苏达标率(≥10%)的比例、输入红细胞及血浆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器官功能不全比例高于B组(P<0.05),A组ICU平均住院日高于B组(P<0.01)。结论在监测CVP及MAP的基础上,使用乳酸清除率作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的指导目标,可能减少患者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缩短ICU住院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行有创通气的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俯卧位通气,白天进行俯卧位通气6 h(其余时间为仰卧位通气),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及临床疗效。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 d、第3 d、第5 d及第7 d的Pa 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 d、第5 d及第7 d的Pa O2/Fi 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6%)稍高于对照组(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联合常规疗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标,并有提高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趋势,但尚需进行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伍增龙  黄永鹏  马俊  范小龙  庞荣锋 《医学综述》2014,20(20):3788-3789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以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胸腔术后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脓毒血症确诊后的第1,3,5,7,10日分别抽血检测患者的PCT及CRP。结果 40例胸腔术后脓毒血症患者,治疗1个月后24例患者存活,作为存活组,16例患者死亡,其中7例2周内死亡,9例在24周内死亡,并列为死亡组;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的评分在第1,3日较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而存活组患者在第10日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第1周内,死亡组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10日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存活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r=0.327,P=0.021),CR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r=0.378,P=0.002);第7日PCT、CRP及APACHEⅡ评分预测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三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三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0.75,提示单个指标评估重度脓毒血症28 d预后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结论胸腔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确诊后第7日PCT、CRP水平与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检测PCT和CRP对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组织灌注的价值.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P (cv-a)CO2值6mmHg为临界值,分成低P(cv-a)CO2组和高P(cv-a)CO2组,低P(cv-a)CO2组为58例,高P(cv-a)CO2组为50例,入选时定为0点,同时测定复苏6h两组患者MAP、心率、A-PACHEⅡ评分、CVP、乳酸、ScvO2及CI.结果 两组患者MAP、心率、APACHEⅡ评分、CVP、ScvO2、乳酸及C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P(cv-a)CO2组CVP、ScvO2及CI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监测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组织灌注复苏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判断患者组织灌注及疾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垂体后叶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复苏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复苏治疗,同时监测两组患者血压、血气及肝肾功能等。结果观察组6h复苏成功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O%,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61.1%,治疗1个月病死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乳酸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24h后观察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垂体后叶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患者复苏成功率高,组织细胞灌注不足或者缺氧状态的改善明显比去甲肾上腺素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7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HP+CVVH序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脏器损伤及死亡率和患者血清SO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脏器损伤低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更低,胆碱酯酶活性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轻患者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心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76例脑梗死患者,按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对照组(38例)与高压氧组(38例),分别对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心脏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神经功能恢复与心脏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压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比对照组下降的更快(P <0.05)。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N 末端 B 型脑钠肽(NT-proBNP)在脑梗死第1天时升高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肌钙蛋白 I(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脑梗死第1天时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NT-proBNP、TnI、CK-MB 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NIHSS 评分的减少与 NT-proBNP 呈负相关(r =-0.243,P <0.05),与 TnI 无相关关系(r =0.118,P >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抑制 NT-proBNP 的升高是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AE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肠内营养支持或全静脉营养支持、是否应用抑酸药、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呼吸机通气时间与VAP发生的关系。结果:全静脉营养支持和合并基础疾病均可增加VAP的发生率(P<0.05和P<0.01)。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是否应用抑酸药和呼吸机通气时间的VAP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静脉营养支持及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ECOPD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肝硬化低氧血症的临床。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96例肝硬化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肝硬化低氧血症患者在治疗后的p H、Pa O2以及Pa CO2三项指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变化,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肝硬化低氧血症患者在治疗后的p H、Pa O2以及Pa CO2三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肝硬化低氧血症,为患者等待肝移植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