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俸勇强  伍伟锋 《临床荟萃》2006,21(3):176-177
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但主要是针对各种传统治疗方法来评价的。本实验针对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介入封堵术前、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血浆ET-1及血清NO浓度,并与正常体检儿童30例进行对照比较,旨在探讨ET/NO体系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PH)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是近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热点之一.随着VSD封堵器械的改进,其安全性不断提高,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VSD修补后出现残余漏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过去治疗主要是二次手术再修补,近年来有作者认为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VSD残余漏的良好方法,但有关这方面的专门报道还很少.我们于2004年12月~2005年1对3例VSD残余漏进行了经导管封堵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CHF患者及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浆AngⅡ、PAI-1水平。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培哚普利组(30例)。培哚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2~4mg,qd。治疗2周后复测血浆AngⅡ、PAI-1水平。结果:治疗前CHF患者血浆AngⅡ、PAI-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2周后,培哚普利组血浆AngⅡ、PAI-1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培哚普利不仅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且可改善内源性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4.
虽然许多研究证实药物可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的发生,但是并无资料显示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可以减少术后卒中。美国学者Kollar等对2964例患者CABG术后的心房颤动和卒中发生率进行研究后认为,CABG术后不应用常规积极抗凝来降低本来发生率就低的术后卒中,全量肝素只用于有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患者,华法林用于术前已经有心房颤动或者新发心房颤动持续大于24h的患者。(摘译自Ann Thorac Surg,2006,82:515-52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与卒中的关系:何时需要抗凝?@伍伟锋…  相似文献   
5.
6.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单链非编码小RNA,长度约16~25个核苷酸。它们通过与靶信使RNA的3’UTR碱基互补配对,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抑制蛋白质的翻译或促进信使RNA分解,从而对靶基因的表达起着反向调节作用。研究发现,miRNAs与免疫系统疾病密切相关。microRNA-21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microRNA-21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381例,其中ASD164例、PDA107例、膜部VSD110例,在透视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引下置入国产封堵器,术后24h和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分别行TTE、ECG和X线胸片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107例PDA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100%。随访1~33个月,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②164例ASD中162例成功置入封堵器,即刻TTE显示158例(98%)封堵完全,4例(4%)存在微量或少量残余分流;术中封堵器脱落1例。随访1~35个月,所有病人健在;1例随访1年后仍存在少许残余分流,2例术后6个月随访时发现封堵器移位伴少量分流。③110例膜部VSD中109例闭合成功,成功率99%,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无残余分流。随访1~26个月,所有病人健在,1例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未见恢复。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PH)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先心病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30例、室间隔缺损30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依据心导管测压分为无PH组(20例)、轻度PH组(30例)和中重度PH组(20例)。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血浆AngⅡ浓度。另选取年龄及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前先心病伴PH组患者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无PH组(P<0.01)。先心病有、无PH 患者介入封堵术后24h,AngⅡ开始缓慢下降,至6个月基本下降到正常水平(P<0.01)。术前血浆AngⅡ浓度与肺动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0.715,P<0.05)。结论 AngⅡ可能参与了先心病PH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世德  伍伟锋 《医学综述》2005,11(6):529-531
阿司匹林因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且药源充分,价格便宜而自20世纪70年代起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可将各类栓塞和血栓形成发生率降低25%。但是,10%,~20%动脉栓塞史患者即使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经过长期随访仍有血管事件复发。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sistance.AR)。现仅就AR的定义、AR的机制、AR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低电压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伟锋 《心功能杂志》1998,10(4):258-2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