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答疑     
我因先天性唇裂已做过两次修复手术和1次打磨,但还是有一条稍显凹陷的细小疤痕,医师建议我暂不手术,但我不死心,能不能推荐一家技术高超的医院让我了却多年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对326例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各主要临床病理改变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326例食管癌中淋巴结转移149例,转移率为45.7%.病变长度≤3cm、3.1~5cm、5.1~7cm、7.1~9cm和>9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8.6%、30.1%、51.4%、65.5%和73.7%.组织学类型中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鳞癌,鳞腺癌、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7.0%、34.0%、14.3%、57.1%和62.5%.浸润深度T1、T2、T3、T4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3%、29.9%、47.8%和92.6%.以上三种因素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淋巴结转移率与性别、年龄、民族、肿瘤部位和病理大体类型的关系不大.病变长度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结论:肿瘤越大(长),浸润越深,分化程度越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5-氮-2'-脱氧胞苷(5Aza-d C)联合应用顺铂(CDDP)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中bax和bcl-2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食管癌细胞株Eca109,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5Aza-d C联合应用CDDP后,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PCR检测细胞中bax和bcl-2基因m RNA表达变化。结果低浓度5Aza-d C+高浓度CDDP联合用药组的bcl-2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中浓度5Aza-d C用药组和低浓度CDDP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浓度CDDP用药组与高浓度CDDP用药组,中浓度5Aza-d C+高浓度CDDP联合用药组,bcl-2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x的表达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中,bax和bcl-2的表达量均较高。低浓度5Aza-d C+高浓度CDDP联合用药组,使bcl-2 m RNA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单一用药组。高浓度的CDDP及高浓度CDDP联合不同浓度5Aza-d C用药组,与低浓度CDDP用药组相比,可使bcl-2 m RNA表达降低。而药物对bax m RNA的表达无影响。提示食管癌细胞株中联合用药使bcl-2 m RNA表达降低,可能是癌基因bcl-2的高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但细胞株对不同药物及浓度反应有差异。不同用药组bax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提示bax的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输尿管外支架管与双J管在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由笔者主刀实施无管化PCNL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选取输尿管外支架管组与双J管组各30例进行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d结石清除率、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内支架管相关性不适、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物的需求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的区别。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d结石清除率、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物的需求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5.32±27.78)和(67.51±30.53)min、支架管相关性不适的发生率分别为0.0%和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管化PCNL术后短暂留置输尿管外支架管是安全有效的,与双J管相比,并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相反它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不需第二次内镜手术拔除内支架管,减少了内支架管相关性不适,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节约了医疗成本,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模式下食管癌患者出现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4 年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233例, 按照是否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组, 对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性别、 T分期、 淋巴结有无转移、 病理类型、 病变位置、 病变长度、 化疗模式、 KPS评分、 基础肺疾病、 糖尿病、 吸烟史; 物理学参数包括双肺V5、 V10、 V15、 V20、 V30、 全肺平均剂量 (MLD)、 肿瘤靶区 (GTV) 体积、 两肺体积、 GTV体积与两肺体积比值、 放射野数、 处方剂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233例患者中63例 (27%) 出现急性放射性肺损伤, 其中≥2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25例 (10.7%)。急性RILI组与无RILI组间淋巴结转移、 GTV体积、 GTV体积与两肺体积比值、 MLD、 双肺V5、 V10、 V15、 V20、 V30、 处方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 双肺V5≥63.15% (OR= 1.022, 95%CI: 1.003~1.041)、 V30≥5.35% (OR=2.693, 95%CI: 1.159~6.010) 是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评估食管癌调强放疗治疗计划时, 应充分考虑临床特征、 双肺V5、 V30等物理学指标, 尽量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均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17±5)min,平均住院时间4-6 d,平均住院费用(4125±25)元。术后随访1-18个月,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1.0%,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欧、美盛行,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工作压力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而严重影响健康生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西医和中医对其病因及疗法有不同的看法。据中医和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长期服用西药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对患者既往的用药情况也有要求,若患者既往存在各种慢性疾病时西药的使用会受到限制,而中医药的应用对于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不仅叙述了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用药规律以及疗效,还涉及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后期治疗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热祛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Wistar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清热祛瘀汤组(包括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均建立盆腔炎性疾病大鼠模型;于清热祛瘀方作用下对其炎性反应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粘连相关免疫分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升高变(P<0.05);而经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血清IL-4、IL-10、TNF-α、IgA、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清热祛瘀方各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清热祛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血液流变学均有较大影响,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980年6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头颈部腺样囊性癌30例。其中术后残留行放射治疗者26例,单纯放疗4例。10年总生存束91.7%(11/12);10年无病生存率75%(9/11)。大腺体腺样囊性癌10年局部控制率100%(5/5),首程放疗剂量60~70GY/6~7.5周,5年内复发率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