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金玲  舒晓  于欣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53-153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术后化疗又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按正常组织也具有杀伤力,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舒适护理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化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舒适护理是1998年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先生提出“萧氏双C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并将结果应用与患者。2011年8月~2011年12月,我们对11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特别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合作方式的角度,总结了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产学研的模式,简要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联合技术创新意识薄弱、普及面狭窄三大问题出发,为进一步深化中医药产学研合作程度,促进技术创新,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提供了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在PCI术后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在PCI术后护理常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PCI术后护理常规,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负面心理反应存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对PCI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置意义与存在问题,在借鉴国际先进药学教育培养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构建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复方胃痞消对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剂量为0.2 g·kg-1·d-1),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7.5、3.75 g·kg-1·d-1)。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饮用液自由饮用、饥饱失常、耗气泻下法复制GPL大鼠模型,连续18周。从第9周起,给药组按上述剂量连续灌胃给药共10周,观察胃痞消治疗后大鼠胃黏膜上皮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病理积分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胃痞消各剂量组病理学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以胃痞消低剂量组作用为佳(P0.05或P0.01)。【结论】胃痞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阻断和逆转GPL大鼠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病变,低剂量胃痞消防治胃癌前病变的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任金玲 《实用医技》2007,14(36):5042-5043
一氧化碳(CO)中毒是由于人在短时间内吸入了较高浓度的CO气体或浓度虽低、但吸入时间较长,而造成的急性中毒,也称煤气中毒,我院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间,共救治CO中毒患者58例,加强对CO中毒患者呼吸异常的观察与护理,可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并发症和迟发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任金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62-4863
迟发性脑病又称一氧化碳(CO)中毒后发症,是指急性CO中毒患者经治疗神志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突然发生的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表现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此类患者大多数不配合治疗,对舱内治疗期间的护理有一定难度,我科近几年来,总结了108例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在积极探索专业学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了支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平台建设与机制创新,明确了直属附属医院临床—科研—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非直属医院的发展壮大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招生、考核、导师指导、奖助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则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两种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从事建筑和环卫工作的两种职业共300名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9.53%。其中不同学历群体知晓率有差异,知晓率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小学及以下学历低于初中学历人群(χ2=12.161 846,P=0.000 488),初中学历低于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χ2=9.744 762,P=0.001 798),小学及以下学历低于高中学历人群(χ2=23.572 656,P=0.000 001);不同年龄组之间知晓率有差异,17~岁年龄组人群高于32~岁年龄组人群(χ2=7.335 050,P=0.006 762),32~岁年龄组人群与47~岁年龄组人群知晓率无差异,17~32岁年龄组人群与47岁以上年龄组人群知晓率无差异;不同职业、性别人群之间知晓率无差异。结论外来建筑工人和环卫工人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影响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是文化程度以及年龄,当前该人群的结核病知识获得途径与需求量并不完全相同,应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的宣传教育力度,尤其是低学历中年人群,改变宣传教育方式,完善宣传教育内容,以提高该人群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H7N9禽流感是继SARS后又一严重传染病。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又一次严峻挑战,从目前来看新一届政府完全控制了H7N9禽流感疫情。文章分别论述了政府、媒体、社会网络及法律等体系在H7N9禽流感发病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