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1.
焦虑状态是介于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之间的一种状态,比焦虑情绪重而较焦虑症轻,焦虑状态有明显的焦虑情绪,烦躁,易怒,易激惹,紧张,坐立不安,伴随睡眠障碍以及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1]。抑郁状态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严重的抑郁发作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1]。生活事件是触发抑郁的重要因素[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PEG-IFNα-2a治疗33例、PEG-IFNα-2b治疗22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生物化学指标、病毒学标志、甲状腺功能等。结果治疗48周,PEG-IFNα-2a及PEG-IFNα-2b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2.7%、42.9%;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3.6%、54.5%,两组HBV DNA阴转病例中12周转阴率分别为47.6%、50.0%。随访半年,HBVDNA复发率分别为14.2%、16.7%,HBeAg血清学转换者维持应答。PEG-IFNα-2a及PEG-IFNα-2b组停药后随访半年内HBeAg血清学转换分别为1例、2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均疗效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12周可作为疗效预测指标。停药后具有持续应答效应。  相似文献   
3.
我科从1977—1985年,运用骨、皮牵引、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中药治疗等方法治疗骨干骨折158例。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58例中男100例,女58例;年龄最小者2岁,年龄最大者70岁;8岁以下者58例,8至15岁者30例,15至50岁者45例,50岁以上者2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症患者住院期间调控血糖的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500例,根据并发症有无及种类分为A组(n=170)、B组(n=110)、C组(n=120)和D组(n=100),A组患者无并发症,B组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C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D组患者并发肝性脑病,分别测定四组患者四段血糖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C组和D组患者空腹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监测肝硬化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变化并采取适宜的措施使血糖保持正常,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清髓性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AD)的远期疗效.方法 总结5例接受NAST的AD患者移植后的随访情况.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移植前2d阿糖胞苷(200mg·kg-1·d-1)及环磷酰胺(40 mg· kg-1·d-1),均为静脉滴注.评价患者移植前后的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远期并发症,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12d,血小板>100×109/L的平均时间为10d,血红蛋白>120 g/L的平均时间为22 d.随访中,NAST后5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症明显缓解,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4+及CD4+/CD8+均恢复正常.1例男性患者移植4年后妻子正常受孕并产下一健康女婴.4例女性均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结论 与经典的清髓性HSCT治疗AD比较,NAST造血重建快,远期疗效确切.AD患者NAST治疗后生活质量好于清髓性HSCT.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2种不同预处理方案行非清髓性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组一为阿糖胞苷(200 mg· kg-1· d-1,-2~-1 d)+环磷酰胺(40 mg·kg-1·d-1,-2~-1 d).组二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30 mg· kg-1·d-1,-5~-3 d)+环磷酰胺(40 mg·kg 1·d-1,-2~-1 d).评价患者移植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造血重建的情况及并发症.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2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恢复的时间.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组一和组二各4例外周血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100×109/L及血红蛋白>120 g/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2±1.3)、(8.0±1.5)、(10.5±1.4)、(22.1±2.3)d]和[(10.4±2.1)、(12.0±1.9)、(19.3±2.1)、(28.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于移植后30~90 d转阴,余2例分别于15个月和18个月后转阴.移植前明显降低的CD4+及CD4+/CD8+比值移植后逐渐恢复正常,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免疫重建来看,是否使用ATG并没有明显差别.从安全性及造血重建考虑,我们推荐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替代含有ATG的方案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90例NAFLD患者血清L-FABP的变化,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浆葡萄糖(FB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与健康对照组(n=80)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的血清L-FAB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NAFLD严重程度有关;NAFLD组BMI、WHR、FBG、HOMA-IR、AST、γ-GT、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FABP与BMI(r=0.7365)、WHR(r=0.6713)、FBG(r=0.6368)、HOMA-IR(r=0.6539)、AST(r=0.6640)、γ-GT(r=0.6768)、TG(r=0.7012)、LDL-C(r=0.6034)呈正相关(P<0.01),与HDL-C(r=-0.6839)呈负相关(P<0.01).结论 L-FABP可能参与NAFLD发病机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随着对L-FABP研究和认识的深入,血清L-FABP可能成为NAFLD的临床病情观察的新指标,并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任哲  任江南 《转化医学杂志》2013,2(3):143-145,149
目的比较分析绞股蓝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的疗效。方法对69例NAFLD患者和55例AFLD患者均给与绞股蓝总甙片60 mg 3 /d,口服,疗程均为9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酶指标。结果绞股蓝皂苷均能显著降低NAFLD组及AFLD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rol,H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及γ 谷氨酰转肽酶(γ glutamyl transferase,GGT)的影响不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绞股蓝皂苷对NAFLD组的疗效显著优于AFLD组(P<005)。结论绞股蓝皂苷只对两类患者的血脂异常有效,对肝功能试验的改善不明显,需要结合调节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和配合其他保肝护肝药物使用解决。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男,57岁。病案号1122。以腹疼呕吐,排气排便停止两天,加重一天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8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患者神情淡漠.反应差,脱水貌,语言不清晰,颈有抵抗,心肺无异常。腹胀,腹肌硬如板状,全腹有压痛,以脐周为著,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弱,四肢肌张力高,各关节均僵直,活动不灵。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98%,白细胞11700:中性85%,淋巴15%,诊断为:1.弥漫性腹膜炎;2.空腔脏器穿孔;3.继发肠梗阻。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腹直肌颜色紫暗,有出血和小片瘀血,腹腔未有液气溢出切口,胃、肠胆囊,阑尾均正常,由于手术刺激,患者颈强,四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