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牙列缺失对患者的面容、咀嚼、语言、社交、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全口义齿的修复与其他修复方式的被动反应不同,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及有意识的努力才能成功[1].本研究从门诊中抽取189例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矫治23名乳前牙反,平均治疗28.6d,取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看重讨论了该矫正器的适应证和临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有旧义齿的牙列缺失患者 ,通过利用旧义齿 ,制作新的全口义齿 ,研究其修复效果。方法 对 5 3例有旧义齿的牙列缺失患者 ,利用旧义齿当个别托盘 ,采取闭口式印模方法制作义齿。结果 用此方法制作全口义齿 ,减少了取颌位关系的步骤 ,缩短了就诊次数 ,提高了满意度 ,达到了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 采用闭口式印模方法制取印模制作全口义齿 ,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四物颗粒是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调经养血的功效,临床用于营血虚弱,月经不调.现行的质量标准仅测定了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未对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阿魏酸是处方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本实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四物颗粒所含的阿魏酸的进行了测定,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方丝弓技术中,如何快速有效的打开咬牙合,整平牙弓,是矫治深覆牙合的关键,作者近两年来用镍钛丝和进口澳丝经手加工弯制成摇椅形唇弓经临床应用36例,均收到了预期的矫治效果。本文介绍了摇椅形唇弓的临床使用方法,探讨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2在干燥综合征(SS)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0例SS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唇腺组织中Survivin,bcl-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Survivin在SS唇腺腺泡细胞和导管上皮内表达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对照组唇腺腺泡细胞和导管上皮内大量表达,与S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和bcl-2在ss唇腺腺泡细胞和导管上皮内的表达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bcl-2与Survivin在SS患者唇腺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直丝矫治技术治疗错牙合畸形10例并取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在临床使用中发现该技术简化了临床医师椅旁操作时间,牙位的调整也更加精确,但该技术更易出现支抗丧失,因此在矫治过程中更应注重支抗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四种方法制取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 2 7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患牙 ,其中 98颗、118颗、10 1颗、110颗依次分别用自凝树脂、嵌体蜡、红色打样膏、琼脂印模材制取桩核 ,并随访观察 1~ 3年。结果  4 10颗桩核固位良好 ,边缘密合 ,未发生继发龋及牙周组织病变。自凝树脂、嵌体蜡、红色打样膏、琼脂印模材制取桩核的成功率分别为 93 87%、94 91%、95 0 5 %、94 5 4 %。四组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四种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临床必须注意各种方法的适应证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的临床分析,探讨治疗淋巴管畸形的有效措施。方法:对42例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的年龄分布、好发部位、临床类型、治疗方式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以15岁以下的儿童多见,分布最多的是舌部.两型中微囊型最多,大囊型较少,大囊型以全麻插管安全,术后负压引流是防止感染及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措施。结论: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依据淋巴管畸形的不同分型,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既要切净肿瘤,又要保持器官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兔牙移动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加力不同时间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20只2.0 kg体重的日本大耳兔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加力0.8 N,分别在1、3、5、7、14 d后取龈沟液,ELISA检测龈沟液中cystatin C的含量,取龈沟液后,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改建的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ystatin C的表达随着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cystatin C在正畸牙移动初期(1~3 d)含量减少,破骨细胞增多,后期(5~14d)cystatin C含量增多,破骨细胞减少。结论:在正畸力的诱导下,cystatin C参与了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有机基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