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烧伤搽剂治疗Ⅱ°烧伤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家斌  代强  封浩德 《中国药业》2005,14(12):75-75
目的:观察烧伤搽剂治疗Ⅱ°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烧伤搽剂为观察组(57例),京万红烫伤膏为对照组(54例),比较两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治疗后7 d愈合率分别为(61.12±20.11)%和(57.23±25.55)%,治疗后14 d愈合率分别为(85.58±23.13)%和(73.49±25.67)%,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7.60±4.58)d,对照组为(21.30±4.30)d,各观察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烧伤搽剂可明显促进Ⅱ°烧伤的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VanC型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针对56株VanC型肠球菌及299株屎肠球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检测高水平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型。结果VanC型肠球菌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 MIC)众数为4 mg? L-1,未发现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的VanC型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及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达85%以上;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为1.7%和0.7%;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屎肠球菌万古霉素MIC众数为0.5 mg? L-1。5株万古霉素屎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均为vanA型。结论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尚保持较高敏感性,万古霉素对VanC型肠球菌最低抑菌浓度较屎肠球菌高。  相似文献   
4.
5.
体外碎石机水囊的使用与碎石疗效关系很大[1]。笔者发现新方法使用水囊可显著提高体外碎石疗效。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水囊、体外碎石机、耦合剂。1.2方法先将水囊常规充满、排气,随后加水,用手或薄木板拍打水囊表面,将水中新出现的气体排净,水囊表面充分涂  相似文献   
6.
国产液电式体外碎石机因反射杯的大小不同而疗效区别较大[1]。笔者对比以色列体外碎石机的反射杯,发现与国产反射杯的区别大,疗效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及方法1.1材料进口以色列体外碎石机电极1支、反射杯1个;国产相应制造材料若干。1.2方法将电极的正电极端磨尖,尼龙棒将电极正极端包裹范围加大,只露出很小的尖端,负极端磨扁尖,负极尾部与U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飞行员非手术无创伤快速治愈泌尿系结石的疗法。方法 :实验组 5 6例飞行员患者采用专项溶排石治疗后 ,再用特制的局部水槽式B超定位体外碎石机高效碎细结石 ,随即总攻排石。对照组 5 6例病人采用常规体外碎石后排石。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98 2 1%、76 78%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 9d、 18d。结论 :溶碎排综合治疗可取得快速非创伤治愈泌尿系结石的疗效 ,尤其适合于飞行员患者需保障体质及飞行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便捷式干湿互换两用体外碎石机,以求显提高疗效,方便治疗,减少复碎及损伤。方法 在水槽底部开一椭圆形洞,将反射器及探头暴露出洞口内,洞下用大水囊与洞口周围及反射器、探头等封密。充进加温后的蒸馏水使之与人体碎石局部皮肤充分接触而碎石。结果 碎石复治及冲击次数较干式体外碎石减少1/3;对顽固难碎性结石治愈率提高35%;患碎后痛苦及不适减轻。结论 干式体外碎石改为局部水槽式碎石能显提高疗效,并方便了患治疗,可扩大适应症,减少损伤。局部水槽式碎石可完全取代全身水槽式碎石,极大的方便了患及医师操作,显提高了疗效。经济价值高,治疗范围广;制做简便、实用。易于被各类干式体外碎石机普遍采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次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对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7年收治的50例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二次VSD治疗,既在创面削痂和植皮手术后分别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行削痂手术后采用VSD技术治疗至肉芽创面新鲜后行植皮术,植皮后再采用VSD技术进行治疗直至愈合;对照组削痂手术后行植皮术,植皮后敷料加压包扎治疗,定期换药直至愈合。对两组患儿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4.4±0.5)次,(26.0±2.5)d,(23.0±1.8)d,4.0%(1/25)vs(10.5±1.2)次,(38.0±4.5)d,(34.0±3.7)d,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次VSD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应用效果良好,较传统治疗方式有明显优势,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激光医学的发展,近年来激光在瘢痕的防治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早期激光干预,已逐渐应用于预防手术后瘢痕形成。本文就早期(术后3个月内)激光干预手术后瘢痕形成的理论基础、激光类型的选择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