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具有发绀、头晕、脾大、血红蛋白增多及末稍血液中红细胞增多等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病程长.若治疗得当,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笔者收治一例,报道如下:患者男,47岁,于1987年患“心肌梗塞”,梗塞部位不明。经用维生素 C、心脑康、细胞色素 C,ATP、丹参等药治疗一月余,症状缓解,后继服丹参片2月停药。1989年6月因多尿、消瘦,检查空服血糖220mg%、尿糖(+++).按糖尿病给予 D86吸降糖丸治疗  相似文献   
2.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现报告如下。谢××,男,74岁,因排尿不畅4个月,尿滴淋2月,当地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B超示前列腺肥大。马××,男,78岁,因排尿不畅5个月余,腰痛3个月,服用前列康效果不明显来我院就诊。B超示前列腺肥大。魏××,男,67岁,以排尿不畅半年伴腰痛、尿滴淋,外院治疗效果不佳即来我院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应用四种联合化疗加中药治疗食管癌234例的临床疗效。结果环磷酰胺和争霉素组成“BE”方案和中药同时应用有效率为46.5%,加用氟脲嘧啶后有效率为47.4%,疗效无明显提高。根据同步化原理在应用争光霉素前6小时加用长春新碱,组成“VBEF”方案有效率为50.0%,毒性较大,疗效提高不显著。作者认为“BE”方案药物数量少,毒性低。疗效稳定,用法简便。作者将环磷酰胺改为消瘤芥,改争光霉素为平阳霉素组成“PN”方案有效率75.0%,疗效较“BE”方案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1972~1982年我科共收治恶性淋巴瘤患者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男,女为2.4:1;年龄在7~68岁之间,平均35岁。按其主要组成成份及结构分为HD11例,NHL22例,Ⅰ_A、Ⅰ_B、Ⅱ_A、Ⅱ_B分别为15、4、6和18例。治疗方法:对恶性程度低且无全身症状者首选区域性放射治疗,反之短程化疗后放疗,加服中药。极少数重复放疗。本病例共分单纯r射线或X射线、x+γ、效疗+化疗、放疗+中药治疗五组进行观察、DT40—50GY-14-5 w左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的药物治疗,因其效果不佳,故文献报导较少。随着细胞动力学、药理学和肿瘤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及中医药研究工作的深入,在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一些疑难疾病取得显著疗效的鼓午下,从1972年7月至1979年12月,我们采用自己设计的四种联合化疗加中药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234例。现将其临床疗效和生存时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6年3月~1988年11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NHL)1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5例中男11例、女4例,男  相似文献   
7.
丝裂霉素(MMC)联合优福定(UFT)组成UFTM方案治疗胃癌,1985年日本学者采用该方案治疗胃癌有效率56.9%,国内未见正式报道。我院自1986年1月~1987年7月采用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35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本组35例,男31例,女4例,年龄为35—72岁,中数年龄56岁。所有病例均经脱落细胞学和/或病理学证实,为进展期胃癌不能手术、根治切除术后复发或非根治切除术后者,均有可测量的肿块,能客观判断疗效。病理类型:腺癌15例,低分  相似文献   
8.
无裂细胞性淋巴瘤属高度恶性,病情发展较快,致使治疗赶不上发展,绝大部分患者短期内死亡。笔者采用“四联”疗法收治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韩××,男,32岁。患者于1986年2月因口咽部肿瘤溃烂1月屡治不愈而来院就诊。体检时发现原发肿瘤充满一侧扁桃体窝,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86年以来,对不能作根治术及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20例,进行大剂量丝裂霉素冲击治疗与气功合并大剂量丝裂霉素治疗的对比研究,其结果后者降低了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提高了症状缓解率,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素质,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本组20例全部为男性,年龄为37~78岁,平均56岁,均经病理诊断证实。按国际抗癌协会制定胃癌的TNM 分类法均属Ⅳ期。2、随机分为单纯联合  相似文献   
10.
一、一般资料上颌窦为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因其位置隐敝,不易早期发现。到确诊时,绝大多数肿瘤已穿破骨壁,侵入四周的软组织,给彻底治疗增加困难。且该部位又与眼、颅脑等重要器官邻近。因此,手术切除边缘多接近肿瘤,并且窦腔引流不畅使手术和放疗都难以发挥各自最好的效果。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提高疗效。本文总结了我科1973-1981年收治40例均经病理证实的上颌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失访按死亡病人计算。本文40例中发病年龄在9~70岁之间,多发年龄在50~59岁之间。见表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