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目的 了解2~6岁儿童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分析出生情况及父母体质量指数(BMI)对其体型匀称度的影响,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以2020年至2022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常规健康体检的4 962名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儿童生长发育智能评估系统中的横断面数据构建数值表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情况及其与出生情况、父母BMI的关联,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的4 962名儿童中,男童2 986名(60.2%),女童1 976名(39.8%),儿童消瘦、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3.5%、7.2%、5.4%;出生体重>4 000g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337(1.458~3.747)、2.875(1.754~4.715);出生体重<2 500g的儿童发生消瘦的风险增加,其OR值及95%CI为1.718(1.117~2.642);与适于胎龄儿相比,小于胎龄儿消瘦的风险增加,超重的风险降低,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015(1.391~...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精神卫生工作为提高信息处理速度、能力和决策水平,也迫切需要实现信息的实时、高效、准确的管理。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精神卫生系统的建设及提高本系统的处理效率及准确度,现将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子系统艾滋病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比较,对其基本情况、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组织方式、检索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岁以下儿童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现状及其风险因素,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20—2022年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生长发育评估与随访系统,共计纳入8 474名2岁以下儿童,测量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并回顾性收集儿童出生及父母情况等构建数值表,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情况和风险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回归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纳入2岁以下常规健康体检男童3 813例,女童4 661例,其中消瘦、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5%,19.0%,7.8%,男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童(χ2分别为17.597、12.653,P<0.01)。出生体质量>4 000g、大于胎龄儿、头围偏大儿童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均增加,出生体质量<2 500g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正常组,头围偏小、小于胎龄儿人群的消瘦风险较高(P<0.05)。父母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风险高于正常人群(P<0.05),剖宫产为儿童期肥胖的风险因素(RR=1.33,9...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因素作用下,近年来精神卫生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长宁区基于"社区融纳"理念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精神康复服务模式。从"社区融纳"康复理念和内涵、长宁区服务模式概况和运行现状以及效果与体会等方面对这一服务模式进行了初步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使用移动端在上海市0~36月龄婴幼儿中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指导早期家庭干预。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在上海市随机抽取12家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选择建档常规体检的0~36月龄婴幼儿,应用修订的ASD早期筛查量表作为筛查工具,进行ASD居家线上筛查。分析首次和二次筛查率、筛查阳性率、阳性分布和相关影响因素等调查结果。结果 参与社区ASD早期筛查的对象总计2 748人,累计筛查3 472人次,有效筛查3 317人次,有效筛查率为95.54%,二次筛查率为19.10%。筛查结果异常有308人,筛查阳性率为9.62%,其中男童的阳性率为12.44%,显著高于女童(6.51%)(χ2=33.45,P<0.05)。在筛查次数≥2次组中,有68名婴幼儿存在≥1次筛查结果异常,其中34名根据社区“健康促进指导”进行家庭干预随访结果正常,家庭干预有效率为50%。筛查能区未通过情况在各年龄组间分布有显著差异,大动作未通过者集中于12月龄前,语言及精细动作未通过者集中于18~24月龄,个人社交未通过者集中于24~30月龄。在“五不”行为...  相似文献   
6.
7.
"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我疼她天经地义!""女儿还小,跟爸爸亲亲热热怕什么啊?"面对这些说辞,听起来好像是挺有道理,然而细究起来,却经不起推敲.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私有物.保持分寸,保持距离,是最基本的相处之道.父母要学会适时与孩子"划清界限",学会"避嫌",掌握相处的分寸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海市长宁区本地户籍与流动人口肇事肇祸及滋事精神病患者的特征并制定相关对策。方法对2011-2012年长宁区具有肇事肇祸及滋事行为精神病患者的基本人口学情况及病情等资料等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 2011-2012年该区具有肇事肇祸及滋事行为的本市户籍与流动人口中发生比例为1.25/10万和7.8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8,P0.01)。流动人口肇事肇祸及滋事精神病患者平均年龄34.11±8.58岁,本市户籍其年龄为42.87±13.23岁,二者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流动人口与本市户籍肇事肇祸及滋事精神病患者无业的比例为80.00%和47.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与本市户籍相比,流动人口肇事肇祸及滋事精神病患者诊断为重症精神障碍的比例和临床症状中阳性症状更多、病程更短,肇事肇祸及滋事严重后果比例、家族史不详比例及既往犯罪比例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肇事肇祸及滋事行为的流动人口精神病患者年龄偏小、文化程度低且总病程短、阳性症状更多、既往犯罪率高、肇事肇祸及滋事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学龄期儿童家庭功能现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为学龄期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相关策略支持和指导。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上海某区四所小学,按照班级进行整群抽样,对抽取的1124名学生家长进行社会人口学信息、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调查。调查学龄期儿童的家庭基本状况和家庭功能。结果此次调查显示学龄期儿童家庭适应性得分(48.31±8.43)分,家庭亲密度得分(71.62±10.33)分;父亲受教育程度、父亲周末照看孩子的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母亲周末照看孩子的时间、及是否留守儿童与儿童家庭适应性得分显著相关(P<0.05);父亲周末照看孩子的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周末照看孩子时间、家庭类型及留守儿童与家庭亲密度得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家庭功能影响因素较多,在针对儿童身心健康制定相应策略支持时应综合考虑家庭环境因素,特别是对特殊家庭功能的儿童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疫情隔离期间学龄期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现状,为未来公共卫生事件中儿童心理干预提供指导。  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上海某区4所小学按照班级进行整群抽样,对学生家长进行一般问卷调查及长处与困难量表调查。对过去6个月新冠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孩子及家庭的基本状况进行信息收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单亲家庭儿童的情绪症状[2.50(1.00, 5.25)分]、直系家庭儿童的品行问题[2.00(1.00, 3.00)分]以及联合家庭孩子亲社会行为[8.00(7.00, 10.00)分]得分较高。疫情隔离期间学龄期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有所变化,与上海常模相比,发现7~9岁年龄段的女孩的行为问题得分增加(均P<0.05),而6~9岁年龄段的男孩多动注意不能得分是降低的(均P<0.05);与SH2018相比,各年龄段儿童行为问题得分增加(均P<0.05),而7~9岁年龄段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降低。  结论  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直系家庭中儿童的情绪问题,直系家庭中儿童的品行问题要多加关注。COVID-19疫情期间学龄儿童情绪和行为发生变化,未来发生类似公共卫生事件时,须对不同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进行分层分类干预,相关政府、社会、学校等心理援助机构等应当给予重点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