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常见的肝内良性肿瘤 ,成年人多见 ,占肝占位性病变的0 .4 %~7 .0 % [1]病变较小时 ,因无临床症状常不被发现 ,一旦症状明显病变范围较大 ,一般药物治疗无效[2]。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外科为主。由于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 ,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成为当前最有效方法之一。现报告我院自1993年以来收治的22例患者进行碘化油加平阳霉素治疗的方法及疗效。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患者22例 ,男12例 ,女10例 ,年龄22~58岁 ,平均年龄40岁 ,所有病例均经B超 ,CT及临床检查确诊。因上腹不适饱胀感就诊者12例 ,因B超发现者6例 ,因阵…  相似文献   
2.
王涛  朱彤  姜毅  张欣  于长鹿 《医疗装备》2007,20(12):1-4
医学影像数字化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放射科数字化应用各环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于长鹿  陈东  杨剑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4):392-393,I000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及其后重建功能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5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CR及多层螺旋CT检查,并应用不同的方法后重建,对比观察和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合并其他病变。【结果】50例患者中,CR发现肋骨骨折121处,CT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162处。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冠状位、矢状位重组图像及MPR图像可清晰的显示骨折线的数目、错位情况及判断骨折系新鲜或陈旧性,同时观察邻近组织及其它脏器的损伤情况。VR图像可准确定位骨折部位。【结论】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在定位、定性及发现邻近组织及其它脏器损伤情况方面明显优于CR,这对于临床救治、工伤及司法鉴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方法较多,如三腔两囊管压迫配合胃镜套扎或硬化治疗疗效明显,而胃底静脉曲张除部分病人有手术条件可做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肝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急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 12例肝炎肝硬化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及消化道出血史 ,全部患者行胃镜检查均有胃底静脉曲张。超声引导下经皮穿肝至门脉造影 ,依据胃底曲张静脉的范围、数目及血流情况选择适当栓塞剂逐一栓塞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至再次造影时曲张静脉消失 ,栓塞前后记录门静脉压力变化。结果  12例患者栓塞后均停止出血 ,止血率 10 0 %。无 1例严重并发症出现 ,1例患者术后 3周死于心脏功能衰竭。 1个月生存率达 92 %。结论 超声导引下经皮穿肝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急性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内门-体静脉分流(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Venous shunts,IPSVS)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从3360例接受MSCT动态增强检查并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的患者资料中,选出7例IPSVS病例,回顾性分析其MSCT表现.结果 7例中6例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在MSCT像上均出现门静脉右后支增粗,并沿肝裸区迂曲走行,最终汇人下腔静脉,在CPR及VR图像上显示更加逼真.1例无肝脏基础病的IPSVS,其MSCT图像显示门静脉右后支与肝右静脉间形成动脉瘤样通路,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VR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分流血管的情况.结论 采用MSCT的二维MPR、CPR和三维VR等后处理技术,能清晰、逼真地显示IPSVS血管全程走行及分流道局部情况,可作为IPSVS的主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急性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急性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47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经动脉血管造影41例发现出血部位(87.2%)。6例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4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另行处理,30例进行介入治疗,9例灌注加压素,21例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随访1个月-3个月,7例复发出血(2例手术切除,1例内科治疗,4例病死),23例治愈(76.6%)。结论 急性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可发现内窥镜和其他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出血部位,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亦能为手术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肝至门脉造影同时行股动脉穿刺肝动脉置管造影。依据肿瘤所属肝动脉、门静脉分支的范围,数目及血流情况选择适当化疗药物和栓塞剂进行治疗。结果手术后1个月复查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碘油沉积大部分良好。4例患者正准备接受二期手术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出现。8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2周后好转。结论肝动脉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盆腔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5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盆腔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动静脉瘘在二维超声图像上无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特征性血流信号,多普勒频谱表现为高速低阻特点,盆腔血管造影可显示动静脉瘘形成处血管.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盆腔血管造影是诊断子宫动静脉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动静脉瘘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例子宫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结果。结果6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均接受了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子宫动静脉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有典型表现,血管造影更加直观、准确,栓塞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