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燕  金霞  于湄  班玲  刘雅丽  李丽 《河北医药》2011,33(4):554-555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比较个体化饮食控制组和常规饮食指导组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个体化饮食控制组的孕产妇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酮症、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饮食组;围生儿中巨大儿、新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低血糖、胎儿生长受限(...  相似文献   
2.
于湄  刘雪芹  李霞  刘丽威 《河北医药》2011,33(12):1853-1854
宫颈糜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慢性宫颈炎,为妇科常见和多发的慢性疾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临床上分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但物理治疗存在创伤大,愈合时间长,治疗后阴道大量排液,出血且术后有一定复发率,部分患者不易接受等缺点,应用重组人干扰素a-2b(辛复宁)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可减少术后阴道排液和流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对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为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以产妇孕前BMI为标准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通过孕期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增长在合理的范围内,分析BMI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结果低体重组分娩后至泌乳时间与正常体重组差异不明显(P〉0.05),而超重组分娩后至泌乳开始时间长于正常体重组和低体重组。结论产后乳汁分泌与孕前BMI有关,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肥胖人群的孕前宣教,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 an leucocyte antigen HL A ) - DQB1 * 0 2 0 1 / 0 30 2基因型与中国人群 2型糖尿病 (T2 DM)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方法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对 1 84例T2 DM患者进行 HL A- DQB1 * 0 2 0 1、* 0 30 2基因检测 ,并同时测定 C肽等临床指标。 结果  HL A-DQB1 * 0 2 0 1 / 0 30 2组较 HL A- DQB1 * X/ X组 (X为非 * 0 2 0 1、* 0 30 2等位基因 )餐后 2 h C肽明显减低 (P=0 .0 0 5 ) ,用 L ogistic回归分析 ,校正了影响 C肽的其他因素后 ,HL A- DQB1 * 0 2 0 1 / 0 30 2基因型对胰岛功能的 OR值为 2 .88(P =0 .0 2 4 ,95 % CI为 1 .1 5~ 7.2 1 )。 结论  HL A- DQB1 * 0 2 0 1 /0 30 2基因型可能是中国人群中加速 T2 DM患者β细胞功能破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骨代谢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叶志明  柴瑞敏  于湄  杨丽萍 《临床荟萃》2005,20(17):983-984
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对人体可造成一系列代谢失衡。此异常作用于骨代谢过程可导致骨量减少。为了解其机制,笔者对31例未经治疗的原发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的骨密度,及影响骨代谢的相关指标降钙素、甲状旁腺素及骨钙素、尿脱氧吡碇啉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甲状腺机能减退对骨代谢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供体硝普钠(SNP)对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增殖状况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外源性NO在AD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获取并培养ADSCs,分别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采用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进行多向分化鉴定。NO检测试剂盒检测AD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NO的变化;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NP(0.25 mmol/L、1.00 mmol/L、4.00 mmol/L)下ADSCs的增殖情况。以Real time-PCR(RT-PCR)方法检测ADSCs在不同浓度SNP下,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成软骨分化特异基因——信号传导蛋白Smad3、 Ⅱ胶原蛋白(Col-Ⅱα1)基因的变化。结果 培养的细胞经成骨和成脂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呈阳性;AD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培养上清液中NO浓度始终比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SNP(0.25 mmol/L、1.00 mmol/L)对AD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高浓度SNP(4.00 mmol/L)抑制ADSCs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发现SNP能抑制ADSCs自身TGF-β1 mRNA的表达,同时抑制Smad3 mRNA和Col-Ⅱα1 mRNA的表达。结论 在ADSCs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外源性NO可以通过抑制ADSCs自身产生TGF-β1,并且抑制TGF-β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成软骨分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糖尿病肾脏病变(DN)、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与其有关的相关危险因素. 对4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20μg/min ≤UAER<200μg/min )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AU组,U...  相似文献   
8.
细胞外囊泡可由几乎所有细胞类型释放,是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介质.细胞外囊泡通过传递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分子来调节靶细胞的功能与活性,在组织修复再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众多研究表明,内皮/内皮祖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进血管生成,在再生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介绍了内皮/内皮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临床表现、基因检测及骨骼肌活检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ies,DMs)患者临床资料、分子检测及骨骼肌活检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25例患者经(CTG)n/(CCTG)n分子检测,22例诊断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Ⅰ型(myotonic dystrophies1,DM1),3例诊断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Ⅱ型(myotonic dystrophiesⅡ,DM2)。25例DMs均呈典型肌强直电位,15例合并肌病电位。22例DM1四肢远端肌肌强直、肌萎缩、肌无力伴心脏、生殖等系统受累;3例DM2四肢近端肌伴心脏受累,余无异常。骨骼肌活检:25例DMs均可见典型中心核、核内移、核聚集,肌浆块;22例DM1 ATP酶染色呈典型Ⅰ型肌纤维萎缩为主,Ⅱ型肌纤维肌源性优势/群化,部分病例表现为部分肌纤维变性、坏死,偶见再生肌纤维,结缔组织中至重度增生,氧化酶活性局灶降低,可见虫噬、轴空样改变;3例DM2 ATP酶染色呈典型Ⅱ型肌纤维萎缩为主,Ⅰ型肌纤维优势,伴轻度肌纤维变性、坏死,结缔组织轻度增生。结论 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背景:再生医学近几十年的发展,使胞外囊泡诱导脂肪组织再生成为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但由于实验模型不同以及胞外囊泡使用剂量不同,目前仍无法对不同来源胞外囊泡在脂肪再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定量比较。目的:比较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与组织来源小细胞外囊泡在体内诱导脂肪新生的效果。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脂肪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和脂肪组织来源小细胞外囊泡,采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鉴定比较2种小细胞外囊泡的数量、粒径、形态和标志蛋白表达;使用定制硅胶管建立C57小鼠皮下脂肪新生定量评估模型,通过细胞计数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比较2种小细胞外囊泡体内促进脂肪组织新生的效果。结果与结论:(1)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2种小细胞外囊泡,粒径均位于50-200 nm之间,在透射电镜下均为典型的圆形,均表达小细胞外囊泡的特征性蛋白CD81、CD63、TSG101;(2)使用定制硅胶管,将等粒子数小细胞外囊泡与Matrigel凝胶混合于硅胶管中植入小鼠背部皮下,建立小鼠体内无细胞、可定量的脂肪新生模型;(3)植入后3,7 d,硅胶管内容物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细胞计数显示,加入了小细胞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