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颌骨折好发部位有颏部、颏孔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常因外力大小,骨折线部位、方向、倾斜度、牙齿支撑和咀嚼肌牵拉而出现不同情况的移位。其治疗关键是恢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和坚实可靠的固定技术,而颌骨骨折复位后的固定技术又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下颌骨折常用固定技术有:单颌固定法、颌间固定法、简单内固定法、坚强内固定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疗法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9例无泵衰的AMI患者为康复组,19例无泵衰的AMI为对照组。康复组行3周康复疗程,4周未作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试验,测定平均运动耐受时间、安静及运动终点的心率×收缩压积值。心脏功能容量,作心脏B超测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康复组平均运动耐受时间(16.2±6.23)与对照组(13.12±5.40)相比P<0.01;康复组平均心率×收缩压×10-2积值(安静9.94±1.78,运动终点15.21±3.96)与对照组(安静11.26±3.70;运动终点13.85±3.67)相比P<0.01;康复组心脏功能容量(METs)(5.72±1.44)。与对照组(4.03±1.35)相比P<0.01;康复组射血分数(56.31%±10.70%)与对照组(48.25%±9.62%)比P<0.01。结论:AMI的早期康复治疗,不但具有安全性,而且可以明显提高全身的运动能力,增加心血管储备能力,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乳前牙反牙合早期矫治的临床分析韩勇智1于国2于在湖2乳前牙反牙合是乳牙期较为常见的错合畸形之一,对儿童颜面发育的影响较大。早期对乳前牙牙合进行矫治,能预防错牙合畸形的继续发展,从而诱导牙、牙合及颌骨的正常发育。我们通过采用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正器对60...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临床上比较舌系带剪断术和舌系带矫正术治疗舌系带过短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07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0例舌系带过短的患儿,将这200例患儿随机分为给予舌系带矫正术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舌系带剪断术实验组,每组100例,然后将对照组患儿与实验组患儿术后出血、感染以及发音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术后出现出血、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例患儿有轻度构音障碍,高于对照组患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均可应用于舌系带过短的治疗,应用舌系带剪断术治疗舌系带过短的患儿,在术后出血、感染以及肿胀等方面的发生率上低于舌系带矫正术,但在患儿发音的改善上弱于上舌系带矫正术。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情的关系。②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分为初发期、溃疡期、愈合期和间歇期,以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各期血清甲状腺素(FT3,FT4)的含量。③结果血清FT4溃疡期较初发期降低(t=6.304,P<0.001),愈合期开始回升(t=1.735,P>0.05),间歇期进一步回升(t=3.735,P<0.001),但间歇期仍低于初发期(t=3.531,P<0.001)。血清FT3溃疡期较初发期降低(t=4.776,P<0.001);愈合期开始回升(t=2.900,P<0.05),间歇期进一步回升(t=3.213,P<0.002),间歇期与初发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845,P>0.05)。④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人甲状腺功能随病情加重而降低,随病情好转而回升。  相似文献   
6.
城乡小学生龋病1 571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了解小学生的龋病发生情况,为小学生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②方法随机对我市市区及郊区各两所小学的1571例小学生龋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③结果1571例小学生乳牙患龋率较高(73.71%),郊区为87.27%,市区为64.29%,郊区明显高于市区,差异有显著性(χ^2=103.501,P〈0.01);城乡的龋齿充填率都很低(乳牙:市区4.00%,郊区0.82%;恒牙:市区2.90%,郊区2.55%)。④结论小学生龋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小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临床特征、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早期有效抗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24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分布及感染来源。对病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细菌培养采用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两种模式。结果 24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总计检出病原菌502株,其中需氧菌211株(42.03%),厌氧菌116株(23.11%),需氧-厌氧菌175株(34.86%)。牙源性感染检出细菌以厌氧菌及需氧-厌氧菌为主;腺源性感染检出细菌以需氧菌为主。检出前5位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普氏菌、溶血链球菌与梭杆菌。主要检出菌对呋喃妥因、四环素、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下。需氧菌对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低于30%。厌氧菌及需氧-厌氧菌对呋喃妥因、甲硝唑、四环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低于30%。感染部位前两位的是颊间隙63例(25.61%)、咀嚼肌间隙75例(30.49%)。超过70%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为牙源性感染。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部位以颊间隙和咀嚼肌间隙为主。感染来源以牙源性感染为主。感染细菌类型多样,兼具需氧及厌氧菌且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治疗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黄颗粒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诊断为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共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黄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后症状及特征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2.79%,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显效率38.37%,总有效率86.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银黄颗粒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程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探讨ROU与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的关系。②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70例ROU病人的初发期、溃疡期、愈合期及间歇期和60例对照组血清FT4,FT3,rT3和TSH含量进行测定。③结果ROU病人各期血清FT4,FT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t=2.186~11.758,P<0.05,0.001);病人初发期血清rT3含量高于对照组(t=2.657,P<0.01),其他各期病人血清rT3和所有病期病人血清TS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0.533~1.574,P均>0.05)。④结论ROU病人存在ESS,且属于低T3低T4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疗法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9例无泵衰的AMI患为康复组,L9例无泵衰的AMI为对照组。康复组行3周康复疗程.4周未作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试验.测定平均运动耐受时间、安静及运动终点的心率×收缩压积值。心脏功能容量,作心脏B超测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康复组平均运动耐受时间(162±623)与对照组(13.12±5.40)相比P<0.01;康复组平均心率×收缩压×10^-2积值(安静9.94±1.78,运动终点15.21±3.96)与对照组(安静11.26±3.70;运动终点13.85±3.67)相比P<0.01;康复组心脏功能容量(METs)(5.72±1.44)。与对照组(4.03±1.35)相比P<0.01;康复组射血分数(56.31%±10.70%)与对照组(48.25%±9.62%)比P<0.01。结论:AMI的早期康复治疗,不但具有安全性,而且可以明显提高全身的运动能力.增加心血管储备能力.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