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GC法测定正电子类放射性药物制剂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GC法测定正电子类放射性药物注射剂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色谱柱为DB-FFAP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5μm),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5 min,以40℃·min-1升温至200℃,保持5 min。手动进样,不分流模式。结果乙腈在0.008%~0.080%(g·g-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1),[18F]AV-133和[18F]AV-45制剂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26%和93.74%,RSD为3.27%和5.23%(n=9);二甲亚砜在0.10%~1.00%(g·g-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4),[18F]AV-133和[18F]AV-45制剂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10%和100.75%,RSD为5.17%和6.52%(n=9)。结论该法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18F]AV-133和[18F]AV-45制剂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受体结合实验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筛选方法,它通过体外实验来考察配体与受体的结合能力.目前,很多放射性显像剂是利用放射性配体与体内受体结合的高度选择性来进行受体显像的.因此,受体结合实验是放射性显像剂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体外评价方法,在放射性显像剂设计与筛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放射性显像剂主要用于PET的研究,能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细胞代谢、细胞受体活性、细胞核内的核酸合成以及细胞基因的改变,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PET显像剂进入生物体内后会发生代谢转化,了解PET显像剂的代谢途径和转化过程,对于准确分析和解释显像结果及设计开发新型PET显像剂非常重要.该文总结了目前PET显像剂代谢研究的现状,并对PET显像剂代谢研究方法以及分析技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PET是一种先进的新型分子功能显像技术,PET信号是特定组织的细胞内外和血管中放射性探针以及它的放射性代谢产物总和,但不能提供化学信息或区分放射性物质存在的隔室.微透析技术是一种在体取样技术,可以监测取样部位细胞外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微透析与PET技术结合,从不同角度实现了对靶组织的动态监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药理学和药物代谢研究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5.
N-甲基高藜芦胺新合成法尤启冬,孙飘扬,乔晋萍,陶靖.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2):54~57N-甲基高藜芦胺是合成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盐酸维拉帕米的重要中间体之一。其新合成法系以愈创木酚为原料,经甲基化、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毒品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自从药物滥用的基础研究发现其可以引起脑内生物分子的病理变化和脑功能损害后,药物滥用又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医学难题.  相似文献   
7.
电耳针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电耳针心、肝、脾,观察37例病人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固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压积、电泳时间及血沉的变化,并设30例蝮蛇抗栓酶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电耳针心、肝,脾对血清CH、TG、HDL-C影响不大,而对血液流变学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对血脂三项也影响不大,对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压积外,其余各项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受体结合实验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筛选方法,它通过体外实验来考察配体与受体的结合能力。目前,很多放射性显像剂是利用放射性配体与体内受体结合的高度选择性来进行受体显像的。因此,受体结合实验是放射性显像剂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体外评价方法,在放射性显像剂设计与筛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酮IIA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用HPLC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YMC C18(5 μm,ID 3.0 mm×1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74∶26∶1);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内标为4-氯联苯。结果线性范围为0.05 mg·L-1~6.40 mg·L-1,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mg·L-1。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9%,102.1%和100.4%。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结论本方法稳定、简便、可靠,可用于丹参酮IIA的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报道盐酸维拉帕米的重要中间体──N-甲基高藜芦胺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系以愈创木酚为原料经甲基化、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改良的Willgerodt-Kindler反应和还原脱硫反应制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