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医药卫生   190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以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 综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步态参数、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为72.91%(35/48)(P<0.05);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包括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Fugl Meyer rating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患侧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包括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7/48)、10.42%(5/48)(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高患者的步态参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D16S539等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河南汉族群体 D16S53 9、D7S82 0、D13 S3 17、D8S1179和 D2 1S11等 5个基因座基因频率 ,获得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随机抽取 2 0 9名河南汉族群体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 ,柠檬酸抗凝剂抗凝 ,酚 -氯仿法提取 DNA ,应用 PCR技术扩增上述 5个 STR基因座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型。结果  2 0 9名个体中 D16S53 9、D7S82 0、D13 S3 17、D8S1179和 D2 1S11等 5个基因座分别检出 7、8、8、10、15个等位基因 ,基因型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 5个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 0 .790 7、0 .80 56、0 .7914、0 .82 3 9、0 .80 4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 0 .7712、0 .780 1、0 .7694、0 .80 0 9、0 .7816,个人识别能力在 0 .9416、0 .93 67、0 .9511、0 .9546、0 .93 0 8,非父排除概率分别为 0 .610 6、0 .6179、0 .614 5、0 .70 2 2、0 .6712。结论  5个 STR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特征 ,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性溃疡外科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1例(33侧患肢)下肢静脉性溃疡通过静脉造影检查明确引起溃疡的原发病变,根据患肢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种类和程度对10例(11侧患肢)行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17例(18侧患肢)行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4例(4侧患肢)行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溃疡一律行周缘环行缝扎。结果术后33侧患肢浅静脉曲张均消失,色素沉着、湿疹样病变均明显减轻;24侧小腿酸胀沉重感、疼痛、水肿12~16d消失;溃疡18~40d内愈合。随访1~36个月,平均14.8月,3侧(9.1%)肢体溃疡复发。结论纠正浅静脉、交通支静脉、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重视溃疡创面的处理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有效疗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可以有效地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在石蜡切片中.从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步骤,都直接影响到每一张切片的好坏。肺组织是含气组织,在固定液中.它悬浮于固定液的表面,如何将肺切片组织全部浸入固定液中,并达到固定均匀的目的,笔者从几年的实践中.初步摸索到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工作中常会碰到有的骨组织脱钙至包埋后 ,在修蜡块时 ,发现有的骨组织部分脱钙不理想 ,无法将蜡块的组织面修平 ,而且会损坏切片刀。因此必须再次进行脱钙。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脱钙液氯化钠 10g溶于 10 0ml蒸馏水中 ,再加甲酸 ( 95 % ) 10ml和盐酸 ( 3 7% ) 10ml混合均匀。1 2 方法 我们把脱钙不理想或组织中有钙化的块组织暴露出来 ,将组织面朝下浸放在脱钙液中 ,脱钙时间一般 3小时 ,针刺无阻挡时说明脱钙已彻底。取出水洗后即可切出完整的切片 ,对染色没有影响。染色时 ,在脱蜡后入饱和碳酸锂水溶液 2分钟 ,再染苏木素 …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心脏外科手术中需要相当重视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处理相当棘手。良好的术前准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进行术前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减轻免疫诱导过程中对受体的侵袭 ,进一步探讨以家兔为动物模型 ,通过异体骨髓移植诱导同种皮肤移植免疫耐受。方法 通过骨髓腔内直接注射异体骨髓细胞 ,进行骨髓移植。结果 皮片的平均存活时间是 (88.0± 6 .0 )天 (P <0 .0 0 1 )。为了探讨其普遍性 ,我们用此诱导方法 ,还进行了同种全耳移植。平均存活时间是 (1 4 6 .0± 1 5 .1 )天 ,并有 1只移植耳存活时间已超过 1年 ,未见任何排斥反应。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以家兔为动物模型 ,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 ,通过骨髓腔内直接注射异体骨髓细胞 ,进行骨髓移植的方法 ,不仅在皮肤移植上可以诱导长期稳定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而且在实质性器官耳的同种移植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凡治疗某一个疾病,首先是辨证论治,其次是处方遣药。而方中君臣佐使的配伍,不但要布局严谨,其药量轻重是否恰中病情,也是关系到疗效高低极为重要得一环。多年来,在学习和应用部分方剂药量方面,取得点滴体会,聊作抛砖引玉之举,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疾病监测是疾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发展趋势和评价防治对策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和监测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NCD监测模式的调研.本次调研共访谈、座谈及问卷调查了卫生管理人员20人,慢病防治专家16人,慢病防治业务人员127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脊柱外科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改进,手术治疗腰椎肿瘤已被广泛接受。然而,由于腰椎解剖结构上的特殊性,很难象治疗四肢肿瘤一样用整块切除的方式达到广泛的切除,而不得不采取分块切除或刮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