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干细胞(CSC)标志物是用来标记并鉴定CSC的一类分子.目前研究发现与结直肠癌有关的CSC标志物主要有CD133、CD29、CD166、CD44、Nanog等.这些干细胞标志物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还可被用作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PVT1(Lnc-PVT1)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9对ccR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PVT1在ccRCC中的表达水平。应用RNA原位杂交(RISH)技术测定ccRCC中Lnc-PVT1阳性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分析ccRCC细胞迁移的数目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Lnc-PVT1和微小RNA-145 (miR-145)的下游靶基因,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采用Rescue回复实验分析Lnc-PVT1对miR-14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通路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Lnc-PVT1在ccRC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P<0.05)。RISH实验提示,Lnc-PVT1在ccRCC组织中呈阳性表达。ccRCC组织Lnc-PVT1阳性率为73.91%(51/69),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4.49%(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8,P<0.05)。Lnc-PVT1的阳性表达与c...  相似文献   
3.
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细胞间连接被破坏,细胞失去顶一底极性,获得抗凋亡能力及迁移、侵袭能力。Y盒结合蛋白1(YB-1)是冷休克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包含结构和功能高度保守的冷休克结构域。研究表明,YB-1可以通过调控EMT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在YB-1介导的EMT中,多种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C反应蛋白(CRP)、体力状况评分(PS)、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及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综合(C-PLAN)指数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ICI治疗的14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首次免疫治疗前的血液学指标。对CRP、PS、LDH、ALB及dNLR进行评分并相加得到C-PLAN指数。采用卡方检验分析C-PLAN指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PLAN指数对患者总生存期(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C-PLAN指数是否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14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C-PLAN指数分为低风险组(<2分,n=46)和高风险组(≥2分,n=101)。C-PLAN指数与年龄、性别、PS评分、吸烟、临床分期、体质量指数、病理类型、治疗策略和是否手术均无相关性(P>0.05)。低风险组PFS和OS优于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C-...  相似文献   
5.
屈潇  潘成  严雪冰  秦环龙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9):3586-358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前、术后血浆微小RNA(miRNA)表达水平变化,以及术前血浆与癌组织mi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CRC患者32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3例。采集健康者及CRC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外周静脉血,留取CRC患者癌及癌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21、miR-17、miR-145、miR-15b、miR-150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者比较,CRC患者术前血浆miR-21、miR-17、miR-145、miR-15b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术前比较,CRC患者术后1个月血浆miR-21、miR-17、miR-15b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癌旁组织比较,CRC患者癌组织中miR-21、miR-17、miR-145、miR-15b表达水平上调,miR-150表达水平下调(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C患者术前血浆与癌组织miR-21(r=0.516,P=0.002)、miR-15b(r=0.526,P=0.00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RC患者血浆和癌组织miR-21、miR-17、miR-145、miR-15b表达水平失调,其中血浆miR-21、miR-15b有望成为CRC新型非侵袭性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能够显著改善多种实体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预后,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不能从ICI治疗中获益.在临床实践中,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多种药物能够通过不同机制影响ICI药物的抗肿瘤效果.抗生素及质子泵抑制剂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抑制ICI的治疗效果,而β受体阻滞剂则可能通过...  相似文献   
7.
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增殖、侵袭及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分子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与EMT密切相关.在炎症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和炎症微生物都参与EMT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糖皮质激素(GC)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ICI治疗的131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ICI治疗前后3个月内是否使用GC类药物(≥10 mg/d泼尼松或等效GC)分为GC组(n=79)与Non-GC组(n=52)。GC组根据GC用途不同分为非肿瘤症状相关组、肿瘤症状相关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组及化疗前预处理组。分析GC使用与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GC使用对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GC使用是否为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卡方检验分析显示,GC使用与患者年龄(χ2=0.180,P=0.672)、性别(χ2=3.179,P=0.075)、吸烟(χ2=0.579,P=0.447)、病理类型(χ2=0.628,P=0.428)、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英国生物样本数据库(UKB)的前瞻性队列探讨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从2006—2010年UKB招募的约50万名参与者中选取研究对象(根据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1∶10匹配无胰腺癌对照者),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各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538例胰腺癌患者与15 380例对照者进行分析。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ownsend剥夺指数高(OR=1.020, 95%CI:1.001~1.040)、吸烟史(OR=1.182, 95%CI:1.048~1.333)、1型糖尿病病史(OR=1.890, 95%CI:1.228~2.910)、2型糖尿病病史(OR=2.109, 95%CI:1.794~2.481)、急性胰腺炎病史(OR=5.266, 95%CI:3.679~7.538)、慢性胰腺炎病史(OR=17.345, 95%CI:8.820~34.111)、兼有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病史(OR=4.787, 95%CI:1.989~11.522)是胰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经...  相似文献   
10.
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应答(DDR)是维持内稳态及肿瘤发展重要机制之一。DNA拓扑异构酶Ⅱβ结合蛋白1(TopBP1)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及调控DDR相关信号通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最新研究发现,TopBP1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及耐药,并且与肿瘤发病风险及预后显著相关。本文对TopBP1在乳腺及妇科、呼吸及消化系统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TopBP1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推动其转化为临床标志物或药物干预靶点,并为基于DDR的抗癌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