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长健康素养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7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光明区13所幼儿园4 120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家长版和深圳市居民健康素养问卷分别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家长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健康素养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4.9%(1 436/4 120)。其中困难总分6.5%、情绪问题5.6%、品行问题8.9%、多动注意不能13.4%、同伴交往问题14.4%、亲社会行为9.2%。男童和女童困难总分、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检出率分别为7.3%和5.5%,4.8%和6.5%,9.7%和7.8%,15.5%和10.7%,15.8%和12.7%,11.1%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26,5.506,4.212,19.846,7.650,23.86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健康素养(OR=1.294)、健康知识(OR=1.293)、健康行为(OR=1.412)及健康技能(OR=1.193)水平低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问题突出,家长健康素养水平低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家禽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掌握家禽感染常见禽流感病毒的病毒谱,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T-PCR技术分析对环境样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普通型核酸检测,对普通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再进行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3年共采集环境样本310例,共检测出普通型禽流感病毒70例,禽类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2.6%,其中H9亚型是深圳市禽类主要的感染禽流感病毒亚型。鸭是深圳市携带禽流感病毒率最高的禽类(58.8%),病毒携带率与其他禽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12,P=0.002)。砧板、刀具相对其他环境样本病毒检测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1,P=0.045)。不同的喂养方式对禽类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1,P=0.260)。结论 2013年深圳市禽类中存在H7、H9等禽流感病毒,H9亚型是禽类携带的主要亚型。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分析碘缺乏病防治进程,根据《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规定,我们于1997年5月配合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对被用PPS法抽到的化德等4旗(县)碘缺乏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调查内容和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全区范围内抽取30个旗...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PDCA循环工具对深圳市光明新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管理,提高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质量。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托机构卫生保健进行持续质量管理,将干预后的2016—2017学年度卫生保健评估合格率、保健医生与幼儿比、食堂评级、双增合格情况、心理筛查情况、贫血及营养不良发病率等指标与干预前2015—2016学年度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卫生保健评估合格率、A级食堂通过率分别从89.39%、44.45%提升至91.66%和61.11%,医生与幼儿比从1∶271下降至1∶234;幼儿双增合格率、心理筛查率分别从66.15%和85.78%上升至80.35%和91.14%,幼儿贫血、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从4.05%和4.01%下降至3.56%和3.43%。结论遵循PDCA循环管理模式,加大卫生保健经费投入,完善卫生保健配置,加强健康教育,落实卫生保健制度,可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降低成人肥胖合并症的发病率,促进学龄期儿童的身心健康。方法通过对深圳公明19所学校学生进行体检,用《人体测量方法》中身高标准体重评价法进行肥胖判定。随机抽取其中1所学校全部肥胖学生33例和正常体质学生66例,分别设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1:2匹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利用《2006年全国城市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调查表》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资料的录入与核查利用Epi Data3.0软件,数据的分析利用SPSS12.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条件logistic回归数学模型,分析小学生肥胖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有肥胖家族史、父母经济收入高、过早添加固体辅食、特殊饮食习惯及体育锻炼时间过少为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高于以往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肥胖是在遗传、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1997~2002年深圳市公明镇医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U5MR)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儿童状况的重要指标。宝安区属于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地区 ,为了探讨公明镇 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 ,遂对 1997~2 0 0 2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个案病历进行统计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我院信息科病案室 1997~ 2 0 0 2年 5岁以下儿童住院病历和死亡病历统计 ,按死亡诊断病因和死亡时实际生存时间分类统计。1.2 方法 按照《全国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进行。1.3 统计学处理 率构成比用 χ2 检验[1] 。2 结果2 .1  1997~ 2 0 0 2年 5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学生吸烟及其影响因素分布情况,为中学生吸烟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学校544名中学生进行吸烟状况、烟草有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周围环境控烟情况等调查,使用SAS9.0软件分析。结果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5.07%,男生(21.90%)显著高于女生(6.30%,P<0.05);中学生吸烟率为3.13%,男生(4.25%)和女生(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分别为17.73%、1.42%,初中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分别为14.14%、3.72%,初、高中学生其尝试吸烟率、吸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2名尝试过吸烟的学生中,31.71%、24.39%的学生分别在7岁以前、12~13岁初始尝试吸烟;17名吸烟学生中,初始吸烟年龄主要集中在12~13岁(29.41%)、14~15岁(35.29%)和7岁前(23.53%)。93.01%、87.87%的学生分别知道吸烟和吸二手烟肯定危害健康,45.40%和52.21%的学生其父母与好朋友不吸烟。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比男生尝试吸烟可能性低(OR=0.50,95%CI:0.26~0.96),好朋友吸烟(OR=1.88,95%CI:1.08~3.27)、具有好朋友给烟肯定会愿意吸(OR=3.11,95%CI:2.12~4.54),年龄增加(OR=1.33,95%CI:1.04~1.69)增加了尝试吸烟的可能性。结论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学生吸烟现况不容乐观。加强同伴教育、提高中学生控烟主见等将有助于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光明区学龄前儿童家长健康素养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光明区13家幼儿园4 29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结果 被调查的4 29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中,按评判标准有1 133名具备健康素养,占26.4%;其中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66.1%、28.0%、4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户籍、文化程度和职业与学龄前儿童家长健康素养水平有关。 结论 学龄前儿童家长健康素养水平较以往有所上升,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健康技能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应根据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群体有重点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女性外来务工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工厂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深圳市光明新区1485名工厂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工作应激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 工厂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的SCL-90总分与年龄、收入轻度相关(P<0.000 1),19.19%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SCL-90任一因子分≥3).心理健康问题检出较高的依次为敌对、抑郁和强迫(检出率≥7%).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应激、社会支持、来深圳的意愿、收入、对本地生活的适应性、工作性质.结论 有效的压力管理、增加社会支持、增加收入、增强对本地生活的适应性是促进工厂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心理健康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