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估Z-plate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5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plate钢板系统内固定.结果:4例失访,46例经4-36月随访,按Frankel功能分级:36例术前有神经症状者完全恢复正常,8例部分恢复,2例无任何恢复,无神经功能加重,所有患者无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结论:Z-plate钢板是一种疗效可靠的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稳定性佳,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经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其适应症。方法通过对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MED行后路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和神经根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平均住院10.5天,平均手术出血量60m l,疗效优良率达96.6%。结论认为经腰椎间盘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脊柱稳定性破坏少、手术安全、科学。  相似文献   
3.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不同术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2例,根据其损伤类型分别采用普通T型钢板固定21例、锁钉加压钢板(LCP)固定7例、单纯克氏针固定5例、克氏针 外固定支架固定20例、T型钢板 外固定支架固定9例。植骨者36例,手术均在伤后10天内进行。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根据Dienst标准,各组的优良率分别为:T型钢板固定90.5%,LCP钢板固定85.7%,单纯克氏针固定100.0%,克氏针 外固定支架固定95.0%,T型钢板 外固定支架固定组88.9%。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根据其损伤类型,采用相对应的手术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严重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 CT 引导经皮穿刺置管灌注化疗联合医用臭氧局部治疗脊柱结核脓肿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7 月至 2017 年 6 月期间我院 110 例脊柱结核合并脓肿患者,患者不伴有严重后凸畸形、严重椎体不稳及截瘫,所有的患者均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对椎旁脓肿行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术,清除脓液及液化坏死组织,送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记录。45 例单纯用异烟肼注射液行脓腔局部化疗 (对照组),65 例为异烟肼注射液联合医用臭氧溶液脓腔交替保留灌注治疗 (治疗组)。治疗后对患者的脓肿吸收情况、置管时间、复发率、血沉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红蛋白 (hemoglobin,HGB) 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病例置管及脓肿清除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 (16.5±4.7) 个月和 (17.8±5.3) 个月。治疗组比对照组的平均置管时间短 12 天左右 [(33.4±14.1) 天 vs.(45.3±15.2) 天],拔管时患者的 ESR、CRP、HGB 基本恢复正常。两组耐药菌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2 个月时,治疗组大多数患者症状和脓肿消失,有效率为 90.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 77.8%,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 (ASIA 分级) 恢复更快,局部复发率更低 (对照组 vs.治疗组:17.8% vs.4.6%)。结论 CT 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局部灌注化疗联合医用臭氧治疗不伴严重后凸畸形、严重椎体不稳及截瘫的脊柱结核脓肿简便安全,在临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外置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将收治的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46例。外固定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25~62(37.45±10.92)岁;AO分型A型15例,B型22例,C型9例;Gustilo分型Ⅱ型21例,ⅢA型10例,ⅢB型10例,ⅢC型5例;予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术治疗。内固定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23~60 (36.88±10.64)岁;AO分型A型18例,B型20例,C型8例;Gustilo分型Ⅱ型22例,ⅢA型11例,ⅢB型7例,ⅢC型6例;予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下肢完全负重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比较骨密度、骨钙素、血钙及血磷水平。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4.92±2.46)个月。外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肢完全负重时间明显优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1个月外固定组骨密度、骨钙素、血钙、血磷水平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P0.05)。外固定组发生并发症4例,内固定组发生并发症13例,外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内固定组(28.26%) (χ~2=4.618,P=0.032)。结论:锁定钢板外置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伴严重创伤后骨缺损,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可改善骨代谢活性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