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3例用尿激酶 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为治疗组,其余20例用尿激酶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后分别在1、7、14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7d开始出现差异(P<0.01)。[结论]联合用药既能溶栓又能保护脑细胞,故能改善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钴胺与常规剂量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大剂量甲钴胺与常规剂量甲钴胺治疗,疗程共2周。治疗组:生理盐水100ml+甲钴胺lmg。(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生产)避光静脉滴注,1次/天,14天后改为口服0.5mgtid,三个月;对照组:甲钴胺0.5rag肌肉注射,3次/周,疗程14天,同样14天后改为口服0.5mgtid,三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密歇根量表(MNSI)评分,分患者自评和医师评分。治疗前抽血查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常规、肝功、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两周后复查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与12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9.01)。血常规、肝功、肾功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中2例出现皮肤潮红,对症给药后好转,1例注射部位出现局部胀痛,减慢注射速度后缓解;结论:大剂量甲钴胺与常规剂量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近期比较疗效相似,但犬剂量远期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患者贾某,男性,43岁,因发作性头晕,无力半个月,腹泻1周来门诊求治,诊为"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30年前诊为1型糖尿病,18年前行胰腺移植手术,平时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此前胰岛素用量为R-I 20 u、PZI 8 u早餐前30 min IH qd,R-I 16 u、18 u,午、晚餐前30 min IH qd.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把下肢静脉曲张称为筋瘤,合并湿疹时称为湿疮,合并溃疡时称为臁疮,主要由于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耗伤气血,气滞血瘀,不能濡养皮肤肌肉而致。通过对23例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治,认为本病的病机是气虚血瘀,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全球每年有460万人死于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其致残率居首位。从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认为,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如果在发病后6h内进行溶栓治疗,则可以再通闭塞的脑血管,恢复或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本试验观察尿激酶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1临床资料病例入选标准1)急性脑梗死6h之内。2)年龄<65岁。3)经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与神经功能缺失相对应的低密度影改变。4)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5)血压控制在180/100m mHg(1mmHg≈0.133kPa)以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AHI、夜间微觉醒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LSp O2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嗜睡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其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肯定,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微觉醒次数,提高最低血氧饱和度,改善嗜睡,其机制与改善缺氧、调控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8.
糖尿病脑梗死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并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结合西医对糖尿病脑梗死的认识及古今用药规律,目前治疗多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本文把临床上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变、血脂及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血府逐瘀胶囊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流变、血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可以有效改善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血液灌注与回流.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伞球每年有460万人死于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其致残率居首位。从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认为,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如果在发病后6h内进行溶栓治疗,则可以再通闭塞的脑血管,恢复或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本试验观察尿激酶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