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可重构机器人没有统一的运动学求解形式问题,提出通过构形平面匹配方法求解可重构机器人的运动学.采用改进形式的D-H建模方法,可自动形成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将机器人在目标点的位形分解成若干个构形平面,通过三级构形平面的匹配,可求得具有单一串连形式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对搭建的6自由度机器人和8自由度机器人构形的运动学进行实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有限个构形平面匹配方法能够求解出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麓,丝绸古道,土族的祖先吐谷浑人是一个善于骑马征战的游牧民族。当草原王国逐渐演变为农耕部落,昔日的战袍、头盔、兵器也演化成土族盘绣服饰里的精美元素……  相似文献   
3.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经常要把所得到的定点格式的补码或偏移码转换成浮点数,以便参加测控运算.本文给出了用80X87数字协处理器进行上述工作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下机器人(ROV)在深海高噪声干扰环境中工作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ROV整体通信系统,实现了水下核心控制器对水下分系统快速高效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分配,水下系统和水面控制器稳定实时的数据交换;硬件方面设计了以CAN总线为基础的水下通信系统,通过FPGA实现了CAN总线和PC104总线之间的时序逻辑转换,软件方面设计了基于TCP/IP协议栈的水面操控台和ROV之间的网络通信方式和水下各系统之间的CAN总线通信方式,着重介绍了基于缓冲队列的网络通信编程;通信系统数据测试实验表明:CAN总线通信和网络通信均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满足最初的设计需求,而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移植。  相似文献   
5.
针对作业型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在轨迹跟踪过程中存在模型非线性、强耦合、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的滤波自适应反步控制策略。使用NDO观测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通过指令滤波器避免了直接对虚拟控制量解析求导的过程,利用自适应律补偿观测器观测残量。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跟踪误差系统的渐进稳定。仿真实验表明,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实现精确的轨迹跟踪,具有较好的鲁棒特性。  相似文献   
6.
概括了光纤陀螺、石英加速度计的基本原理,并在其基础上分析了测试方法。利用Allan方差技术给出惯性器件的静态特性,利用自行改进的非线性度测试方法给出惯性器件的线性程度,为捷联惯导系统中的器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光纤陀螺的数学模型,以光纤陀螺指天正反转方案设计了陀螺标定实验。研究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数学模型,给出指天二十四位置和指北二十四位置两种标定编排结构。并结合实物对以上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论述由IBM—PC系列微机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组成.硬件结构以“AD574A”12位ADC和8255A并行接口芯片为主.软件程序通过修改PC机原poT08,不改变原微机硬件组成便可实现不同采样频率要求的数据采集系统①.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基于双DSP结构的捷联控制与解算系统.该系统以高性能的浮点处理器TMS320VC33作为捷联系统实时解算的核心,以TMS320VC5402作为通道控制、数据采集的控制核心.并结合FPGA的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构成了高集成度的嵌入式系统.该系统具有采样速度快、浮点处理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充分满足捷联导航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光纤陀螺及其捷联惯导系统为基础,从光纤陀螺的传统标定模型入手,在进行角加速度补偿前,通过与转台激发出的角速度与光纤陀螺测量值做对比,得出系统在有大角加速度的情况下,光纤陀螺测量值与转台实际角速度值会有很大的误差,光纤捷联惯导系统姿态误差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放大。角加速度误差补偿后,在有明显角加速度的情况下,光纤陀螺能够准确测量转台的角加速度,捷联惯导系统解算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自整角机的方位角测量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原理,针对自整角机的轴角数字转换,提出了分区间正余弦信号相比较编码和双峰采集的方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案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