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变质Mn8Crl耐磨钢弥散处理过程中显微组织、物相硬度及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热处理获得理想弥散组织的条件:首先是奥氏体锰钢中含有适量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其次是使奥氏体尽可能充分地发生珠光体转变,三是适当控制高温阶段等温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W18Cr4V高速钢激光相变强化层的残余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W18Cr4V高速钢激光相变强化层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变强化层表面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内部为拉应力,近似按正弦函数分布。其大小和分布状态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而改变。当改变工艺参数使表面熔化时,表面为拉应力。  相似文献   
3.
铝及其合金的微弧氧化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对铝及其合金进行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归纳了电流密度、电压、频率等电参量以及不同基体材料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生长、成分、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分类评价了铝合金微弧氧化处理中常用的电解液体系;简要描述了铝合金微弧氧化的动力学特点和膜层的生长机理;指出电参量的控制以及电解液成分和浓度的调整是将来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钛合金TC4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采用激光表面合金化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不同Nb掺杂量的Ti-Al合金化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箱式电阻炉等对合金化层的组织结构和高温氧化行为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合金化层主要组成物相为TiAl以及少量的Ti_3Al相。Nb主要以置换溶质原子的形式固溶于合金化层中。合金化层组织均匀,与基体呈典型的冶金结合,在不含Nb的Ti-Al合金化层中发现大量的表层裂纹及少量的贯穿性裂纹,而在Nb掺杂的合金化层中未发现明显的宏观裂纹。合金化层在800℃保温1000h的氧化增重显著低于基体,表现出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相比而言,随着Al含量和Nb掺杂量的提高,合金化层的抗高温氧化能力也随之提高。Nb掺杂提高Ti-Al合金化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作用机理包括减少TiO_2中的空位缺陷、细化氧化物颗粒及促进Al_2O_3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反应结合SiC电热材料的高温氧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常春  陈传忠  刘仲泉 《硅酸盐学报》2004,32(8):1040-1044
研究了反应结合SiC电热材料在1100~1580℃空气介质中加热时的氧化特征。结果表明:加热温度高于1420℃后,材料基体中的残留Si熔化并流动到表面形成SiO2。氧化后形成的SiO2与表面氧化层融为一体,提高了表面氧化层的致密度,有利于材料的抗氧化性能。1500℃左右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转折温度。在1500℃以下氧化时,反应结合SiC的抗氧化行为与重结晶SiC接近;高于1500℃氧化时,材料表面发生破坏性氧化,引起电热材料的失效。1500℃氧化后的表面氧化层中同时存在低温石英、方石英和非晶态SiO2。  相似文献   
6.
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开裂的机理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赵亚凡  陈传忠 《激光技术》2006,30(1):16-19,22
在总结国内外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开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裂纹的形成机理,从激光处理工艺和参数选择、熔覆层成分及基体形状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裂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防止措施,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用正交试验方法寻得以硬度值为指标的最佳工艺,有固态相变强化与表面微熔热处理两种。对经激光强化的硬化层作了金相观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工件表面硬度达HV_(50)800~950,经300℃×3h回火后仍可达HV_(50)750左右,工件耐磨性能提高3倍以上,耐蚀性能改善,从而可提高其服役寿命。还给出了有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45钢表面激光熔覆WC/Co金属陶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传忠  雷廷权 《陶瓷学报》1998,19(3):137-143
研究了45钢表面WC/Co金属陶瓷激光熔覆层的组织、界面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激光熔覆层中涂层元素和硬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激光熔覆使WC/Co等离子喷涂层的片层状组织特征消除,形成了连续致密的熔覆层;由于涂层中不同部位的成分。温度分布及冷速不同使初生相呈树枝状、多边形块状、花瓣状、条状及颗粒状等几种形态;实现了涂层与基体间的冶金结合,结合带宽度约3-5μp;涂层硬度达1794HV0.1。  相似文献   
9.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随行记录仪进行介绍,包括测温模块、通讯接口、系统低功耗设计等硬件结构和节能、掉电唤醒、数据通讯等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0.
激光在纳米粉体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佃刚  陈传忠  边洁 《激光技术》2002,26(6):403-406
分析了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激光烧蚀法制备纳米粉体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其装置,阐述了激光法纳米粉体制备的影响因素,综述了激光技术在纳米粉体制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