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为了实现仪器的实时在线监测,利用能量为10.6 eV的紫外光灯取代传统础Ni放射性电离源,自主研发出便携、快速、高灵敏的光电离/离子迁移谱仪.紫外光灯为直流供电,避免了放射性物质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且实现了易制毒化学品有机物分子的软电离.最近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列出的23种违禁物品中,13种以上可以得到快速有效的鉴别,检测时间在几秒以内,检测下限可以达到PPb量级,其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结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3.
激光雷达可以快速实现对大气风场的非侵入测量, 获得精确三维风矢量。为验证测风激光雷达观测湍流的可 行性并获得湍流观测特征, 利用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在深圳杨梅坑进行湍流观测实验。依据 Reynolds 分解原理, 应用 小波分解获取湍流脉动并分析大气的湍流运动特征。结果表明: 观测地日平均湍流强度呈现“单峰单谷”结构, 与实验 期间气温的变化呈现较高相关性; 湍流动能引起垂直方向上的输送主要集中在日间 12:00 后, 与湍流耗散率的相关系 数达 0.77; 湍流功率谱密度在惯性副区内基本符合 Kolmogorov“-5/3” 定律。研究结果验证了测风激光雷达可以较为 精确地估算湍流参数。  相似文献   
4.
以强吸收性的煤烟气溶胶为例,分析了其等效吸收系数与反映粒子分布的荣格指数的关系,指出随荣格指数的增大,吸收系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U形结构。对同一成分的气溶胶来说,小粒子的容热能力高于大粒子,随着大粒子的增多,延迟时间逐渐缩短。以光纤式迈克尔逊干涉的简易平台为基础,考察了镜面反射光经准直器端面的透射光和准直器端面反射光所形成的干涉光,在1.064m近红外平行光束垂直照射下的相位变化,利用相位变化量和等效吸收的关系,获取了晴天、雾天、纸张燃烧的薄烟雾及浓烟雾的大气气溶胶等效吸收的发展过程,测量灵敏度达到10-6m-1,分析了环境温度渐变引起的迈克尔逊干涉信号基线的飘移,为气溶胶吸收过程的详细研究和吸收系数的实际测量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气溶胶粒形光学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溶胶粒子的形状影响其光散射特性,粒形定量描述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光散射法和成像法总结了气溶胶粒形光学测量技术的进展,并在对比两者优缺点的基础上,从优势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粒形测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FPGA的单粒子气溶胶质谱时序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单粒子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和化学组分实时分析的激光质谱系统中,应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讨论了高速数字电路中的精确定时问题,并研制了一套测量系统,对实际大气中气溶胶粒子进行粒径大小的统计分布和质谱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使用太阳光度计测量了华南山区秋冬季节白天的大气透过率,分析结果表明:在10~12月中,测量地点的透过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特征。一般每日最大透过率出现在12:00左右,除去水汽波段936 nm,其余波段表现出10月的透过率较其余两月大,936 nm波段则相反;对于340~1020 nm的垂直透过率,除936 nm外,其余波段12月的垂直透过率明显低于其余两个月的测量值。10:00前的垂直透过率变化起伏较大,12:00后的垂直透过率变化较为平稳;不同月份的大气透过率或垂直透过率在10:00后相差不大,午后的大气透过率或垂直透过率一般要好于午前的结果。测量结果可为该地区的有关光学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闽西地区近地面部分高度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在部分月份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近地面折射率结构常数日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局地特征;白天近地面折射率结构常数高度分布特点符合“-2/5”规律,夜间近地面折射率结构常数高度分布特点符合“-1/3”规律;在10~12月中,由于云量的影响,11月的湍流强度最弱,10月湍流强度最强;同高度条件下,晴天的折射率结构常数约是阴天的折射率结构常数2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离子迁移谱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离子迁移谱仪现已广泛应用于毒品和爆炸物的检测,介绍了的它原理和结构,讨论了其离子化机理与分辨率,回顾了离子迁移谱仪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相位载波调制解调算法是干涉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阐述了相位载波的调制解调原理,说明了相关参数的最佳选取数值,介绍了两种传统的相位载波解调算法,描述了相位载波算法存在的有限的动态范围问题、伴生调幅问题、载波相位延迟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总结相位载波调制解调算法的问题并展望了光纤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