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Gleeble热力模拟、EBS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Ni-30%Fe合金热变形后奥氏体的亚动态软化行为,分析了微观亚结构演化对奥氏体亚动态软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结构恢复和亚动态再结晶是奥氏体亚动态软化的2种主要机制。当奥氏体内发生部分动态再结晶时,再结晶晶粒与变形基体间的储能差较大,热变形后保温过程的软化首先是通过亚动态再结晶进行;同时,变形基体内亚结构的恢复会逐渐降低变形基体内的形变储能,使晶界迁移速率降低而抑制亚动态再结晶的继续进行。而当奥氏体内动态再结晶发生完全时,在热变形后的保温过程中,再结晶晶粒内部因持续变形而形成的小角度亚结构会通过快速恢复而大量分解,形成不均匀的高密度位错会促进大角度晶界的局部迁移,从而促进晶粒的粗化,加速材料软化。  相似文献   
2.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瓷器上彩绘图案并不陌生,但在瓷器上雕刻图案就少有人知晓了,而在仅有几毫米厚的胎瓷上,一针一笔雕刻出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就更让人叹为观止了。我市著名陶瓷艺术师罗秋泉,就是这样一名执着追求刻瓷艺术梦想的人。三十多年来,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创新出陶瓷隐形画、青瓷隐形画、青花瓷刻画、隐形青花瓷四项刻瓷艺术画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备受业界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3.
热变形低碳钢中奥氏体静态再结晶介观尺度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CPFEM)和元胞自动机(CA)耦合的方法模拟了热变形低碳钢的静态再结晶.CPFEM的计算结果定量描述了介观尺度上奥氏体变形储能的不均匀分布,为模拟再结晶的形核和长大提供了依据,从而在再结晶CA模型中考虑了不均匀变形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变形储能分布不均匀使得再结晶在不同位置的形核密度不同,形核集中在晶界以及晶内储存能较大的区域;随着临界形核储能的降低,形核数量增加,再结晶晶核的位置分布趋于均匀.对不同形核判据下的再结晶动力学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电气性能和热性能在光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涂覆于PET表面的硬化膜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抗划伤性、耐磨性得到很大提高,更加拓宽了其应用领域。简单介绍了包含PET基材的硬化膜的结构特点,重点从平板显示和模内装饰两个方面介绍了PET硬化膜的应用,并且从制备方法和性能要求、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案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液晶材料与3D显示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介绍了3D显示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目前3D显示的主流技术类型,包含了眼镜式3D技术以及裸眼式3D技术,其中眼镜式3D技术包含色差式3D技术、偏光式3D技术和主动快门式3D技术;裸眼式3D技术包含视差屏障式3D技术、柱状透镜式3D技术、指向光源式3D技术和多层显示式3D技术。阐述了各种3D显示技术的基本实现原理和应用领域、并对涉及液晶显示的几种3D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结合液晶材料的特点与3D液晶显示的实际要求,阐述了3D液晶面板对液晶材料快速响应方面的要求,以及液晶透镜对液晶材料光学各向异性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Gleeble热模拟、SEM、EBSD和EPMA等方法,研究了3Mn-0.2C中锰钢热变形中发生的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组织转变行为,分析了中锰钢形变诱导超细晶组织的形成机理及其在热变形后亚动态过程中的组织稳定性。结果表明,3Mn-0.2C中锰钢在α+γ两相区变形时会诱发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通过相变形成由超细晶铁素体、细小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组成的多相组织。形变诱导铁素体以不饱和形核和有限生长的模式进行相变,这是导致铁素体晶粒超细化的重要机理。同时,在超细晶铁素体晶界及三叉晶界处形成的细小富Mn残余奥氏体使形变诱导相变组织具有优异的组织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含有二氟亚甲氧基连接基团的液晶化合物由于其本身特别的结构而具有低的旋转粘度(γ1)、高的介电各向异性(Δε)、低温下与其他液晶良好的互溶性、适当的光学各向异性(Δn),是快速响应TN、IPS、FFS-TFT等多种显示类型液晶混合物的必备成分,但是其合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叙述了文献公开的多种合成方法,以关键原材料分类,可分为酯、酸、酮、易形成碳负离子的芳基衍生物4类方法,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详述了部分方法不同取代基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稳定蓝相液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蓝相液晶特殊的“双轴螺旋”结构,并解释了其三维晶格的形成.阐述了蓝相液晶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优势和原理.分类详细介绍了诸如聚合物稳定、纳米粒子稳定、“香蕉”型或“T”型分子诱发稳定、双液晶基元以及氢键稳定等拓宽蓝相温度范围的方法,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最后对蓝相液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使用热膨胀仪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对Fe-C和Fe-C-Si-Mn低碳钢连续冷却过程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温度和等温过程相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RE元素可显著降低连续冷却过程中先共析铁素体相变的开始点温度。同时,添加微量稀土还能改变等温过程中的铁素体相变动力学:RE元素通过抑制碳扩散减缓了Fe-C-(RE)合金整个相变过程的相变速率;而对于Fe-C-Si-Mn合金,RE通过抑制C元素扩散和改变晶界能的双重作用,使其相变孕育期延长和相变初始阶段速率降低,但是提高了相变中后期的速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铁素体再结晶对冷轧中锰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0.15C-5Mn (质量分数,%)冷轧中锰钢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步临界区退火的热处理方法,利用SEM、TEM和EBSD等表征手段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铁素体再结晶调控对冷轧中锰钢多样化残余奥氏体形成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不同温度预先调控冷轧中锰钢中的铁素体再结晶,可获得由不同比例的等轴状再结晶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的双相细晶组织。经常规退火处理后,在终态组织中形成了不同体积分数的超细晶再结晶铁素体和呈等轴状/板条状形貌的多样化细晶残余奥氏体,使中锰钢在拉伸变形过程中表现出多样化的TRIP效应,在提升冷轧中锰钢强塑性能的同时,其Lüders变形也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