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对PLC自动控制系统可靠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运行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力式井下油水分离确定分流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井下油水分离同井回注技术,根据水力学相似原理,在几项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开展了油水分离室内管流模型实验和室内井筒模型实验,对自然重力式井下油水分离确定分流比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分离效果一定的情况下,分流比随油井产流量、含油量的增加而增大;在φ139.7 mm(5(1/2)英寸)套管和φ73 mm(2(7/8)英寸)油管的井筒环空模型中,产液量小于50 m~3/d时,分流比可小于0.7,分离效果较好,而当注入液量大于130 m~3/d时,油水几乎不能分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椭圆形浸渍管RH冶炼IF钢加Al脱氧后进行连续取样,研究分析了分别采用椭圆形浸渍管和圆形浸渍管条件下洁净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圆形浸渍管,采用椭圆形浸渍管RH夹杂物的去除效率相对更快。RH加Al后钢中夹杂物主要以Al_2O_3为主,但不同时刻呈现出不同的形貌。当加Al后循环1 min时,钢中夹杂物主要为团簇状Al_2O_3夹杂,夹杂物尺寸达到百微米;加Al后循环2 min时,钢中夹杂物仍以团簇状Al_2O_3为主,尺寸约为几十微米;加Al后循环6 min时,夹杂物主要以单个Al_2O_3夹杂为主,尺寸细小。随着RH加Al后循环时间的增加,夹杂物数量密度显著降低,在纯循环4 min时夹杂物数量密度已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RFID技术的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备件管理存在的信息采集、处理手段落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备件管理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给出了备件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及数据处理的实现方法。该方案能够实现对备件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降低备件信息处理的差错率,提高备件管理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备件管理者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LF前-LF后-中间包-连铸工艺生产40Cr钢各环节系统取样,以及电子显微镜对夹杂物的形貌、尺寸及组成的分析,发现40Cr铸坯中含有大量CaO(CaS)-Al2O3-MgO类复合夹杂.采用Factsage计算得到的CaO-CaS-Al2O3三元相图对钙处理后CaO(CaS)-Al2O3夹杂形成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实际发现的CaO(CaS)-Al2O3-MgO类复合夹杂物的面扫描分布进行描边处理,探讨了该类夹杂物的组成和形成过程.经Factsage理论计算发现,CaO-CaS-Al2O3三元相图中液相区各成分质量分数为CaO 32%~58%、CaS 0%~5%以及Al2O342%~65%,钙处理后CaO含量有逐渐增加,CaS含量有逐渐减小趋势.结合夹杂物的面扫描分布发现,CaO(CaS)-Al2O3-MgO类复合夹杂物的组成为xCaO·yAl2O3+mMgO·nAl2O3+Al2O3+CaS,钙处理后Ca能够使Al2O3变性为CaO-Al2O3,但同时夹杂物中也有很高的CaS成分,随着钙处理的充分进行,CaS将由内及外向CaO-Al2O3逐渐转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和KTH模型分别绘制了CaO-SiO2-Al2O3渣系等CaO、等Al2 O3活度、等温度线图和等硫容量图,探讨了LF精炼渣碱度、ω(CaO)/ω(Al2O3)、曼内斯曼指数与渣系熔点、硫容量以及吸附Al2O3夹杂能力的关系,最终获得高洁净度铝镇静钢理论渣系目标成分:ω (CaO)=50%~55%,ω(Al2O3)=22 %~26%,ω(SiO2)=10%~12%,ω(MgO)=5%~8%.40Cr钢的现场试验证明应用该渣系铸坯ω(T.O)能够稳定控制在15×10-6以下,ω(S)平均达到90×10-6,洁净度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洁  罗军  马艳  赵东伟 《电讯技术》2021,61(7):913-918
单传感器、单兵、单系统作战受空间、能量、频率等限制,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和导弹目标威胁.协同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美军在协同系统研究、研制、部署和使用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介绍了美军协同交战系统发展演变历程,通过分析美军典型的协同交战系统总结了其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8.
砾石尺寸评价与优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砾石尺寸的选择是砾石充填防严重的砂侵,小的砾石尺寸挡砂效果好但对油井产能的影响较大.分析和研究了地层砂侵入砾石层的特性和砾石层压降计算方法,评价了其挡砂效果及对产能的影响,建立了砾石尺寸综合评价方法.采用Saucier、Depriester和Schwartz 3种常规选择方法得到3种砾石尺寸结果,分别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最佳砾石尺寸.  相似文献   
9.
从BIT设计、工作可靠性上论述了虚警产生的原因,并以此提出了BIT虚警抑制的方法.分析了BP神经网络的网络模型及工作原理,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并对导弹测试数据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将BP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能够有效地抑制虚警产生,使被测系统具有更高的故障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网络化、层次化、智能化”的多军兵种一体化高效保障体系结构中,便携式智能终端作为整个保障体系的感触神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未来联合作战条件下多军兵种一体化高效保障的需求为背景,突破远程诊断与预警技术、外置分布式采集与通信等关键技术,创建一种基于便携式外置终端的远程诊断与预警系统,为各类装备提供综合、高效的远程专家服务,解决当前广泛存在的保障装备规模大、耗费资源多、标准不统一、便携度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