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SUPANET中的物理帧时槽交换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中从分析未来“三网合一”的需求和现有基于DWDM交换技术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用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的帧格式作为物理帧格式,以最大长度的MAC帧传输时间作为基本时槽的“物理帧时槽交换(PFTS)技术”,并以此作为实现下一代单物理层用户传输平面体系结构(SUPA)的基础。文中提供了实现:PFTS的技术框架,详细地讨论了PFTS交换原理和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简要地分析PFTS相对于已有的物理层交换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高速公路事件检测信息融合问题,在分析D-S证据理论用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事件检测信息融合D-S方法。具体方法是通过分析高速公路事件检测各种事件信息特点,确定事件检测信息融合对象;再根据事件信息的基本可信度分配,不断融合新的事件信息,更新信任函数,最后,依据基本信任函数的决策方法判断高速公路是否发生事件。来自线圈检测器、移动电话报告和移动车报告3类高速公路事件检测信息融合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事件信息融合后的事件检测结果较单一事件信息的结果好,证明事件检测信息融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锚节点功率调节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通过锚节点的功率调节确定各个锚节点对于未知节点的影响力因子,并将其作为权重计算未知节点的位置,体现了不同锚节点为未知节点位置计算结果的影响.仿真表明,该算法减小了节点的平均定位误差,是一种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实际项目,首先介绍了引渠/灌渠/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功能要求,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之后对测控中心的两个子系统:测控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着重介绍了基于PSTN的远程数据通信协议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最后采用Delphi编程实现了中心站系统软件。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在解决同类问题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许登元  曹建秋  宋军 《通信技术》2011,44(3):153-155
结合重庆交通大学的交通行业背景和交通行业对通信系统的需求,该校的通信工程专业设置了交通通信系统方向。交通通信系统方向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基本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其中工程实训和毕业实习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这里简单讨论了设置该专业方向的意义,该方向的工程实训的系统目前主要包括光传输系统、程控交换系统、无线传感网络和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对该方向的工程实训和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三网合一(电视网、电话交换网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WDM的交换技术,称为物理帧时机交换技术(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PFTS)。在PFTS交换技术中,一个固定长度的物理帧的传输时间称为一个时隙(time-slot),多个时隙复用到一个波长信道中,PFTS提供了QoS保证机制,将用户数据的传输平面降到单物理层。本文通过S仿真分析将PFTS和光突发交换(Optic Burst Switching,OBS)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有QoS保证的服务,PFTS在信道利用率上和交换粒度管理上明显优于OBS。  相似文献   
7.
具备QoS保障能力的快速调度算法是高速交换机的首选.基于EPFTS(Ethernet-oriented 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和CICQ(combined input-crosspoint-queued)交换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类新的调度策略——TRWFS(timeslot reservation weighted fair scheduling).为确保各端口对上保障业务的预留带宽,TRWFS以各端口对上保障业务预留时槽数为调度权重,以优先调度保障业务和平衡各保障业务的盈余时槽(surplus timeslot,定义为现实系统和理想系统之间的服务差额)为业务调度准则.基于该调度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两种实现算法——TRWFS_Ⅰ和TRWFS_Ⅱ,总体上使实现TRWFS的时间复杂度降至O(1).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均表明两种调度算法都达到了服务保障的设计目标,仿真实验结果还表明CICQ排队方式下与其他调度算法相比,TRWFS和轮询调度综合的调度机制具有交叉缓存容量要求更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网络游戏的通畅性,设计一种具有高性能的分布式游戏服务器架构.通过精简通信协议、数据包过滤机制从微观上减少单个数据包处理时间;利用集群技术构建服务器组从宏观上提高服务器处理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具有高性能、分布式、实时性较强的游戏服务器集群,并对该架构的处理时间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测试表明,在十万数量级并发请求情况下,分布式服务器集群比单个服务器处理时间性能提高1.8倍.  相似文献   
9.
The advent of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 raises the raw bit rate in a single fiber from a few Gigabits per second (Gbps) to tens of Terabits per second (Tbps), and enables the total bit rate in a single fiber reaching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Tera bits. This achievement opens a new era for high-speed networks, and potentially, enables existing telephone, cable TV, and computer networks to be merged into a unified network. However, in a merged network, service requiremen…  相似文献   
10.
Internet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的网络体系结构和技术,其体系结构与协议明显地打上了当时的通信技术水平(线路传输速率低、误码率高)和以文本传输为主的应用背景的烙印。DWDM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三纲合一”奠定了通信基础,但是Internet提供的“尽其所能”(Best Effort)服务无法保证未来实时图像数据、话音数据和文本数据集成服务的需要,不能以数字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实现“三网合一”。本文以笔者的研究工作为基础,以“三网合一”的需求和密集渡分复用(DWDM)技术为背景,讨论如何用“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传输平台网络体系结构”(SUPA)及其核心吏挟技术——“类以大网物理帧时槽交换”(EPFTS)技术在骨干网上实现“三网合一”,又如何从Internet向SUPANET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