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分子振动态及其跃迁的激光相干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激光合成相干叠加态的原理及其性质 ,针对 XY2 型分子 ,证明了合成局域模振动的可行性 ,然后给出相干叠加态的跃迁几率特征 ,发现它仍表现出相干的特性 ,对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分子的振动态具有可控性 ,态跃迁几率具有可控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原子束装置,采用双束波长为λ1=852.1nm和λ2=510nm激光的两步激发,实验研究了Cs Rydberg态原子在外加电场为0~600V/cm时的Stark扇形图,观察到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能级出现τ混合和n混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磁流体折射率的研究方法以及外加磁场、浓度、厚度、温度和光强等因素对磁流体折射率的影响,对磁流体可调折射率在各种器件中的应用原理和前景作出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发光材料LiY (MoO42:Yb3+/Er3+,材料具有明显的上转换发光特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以及发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980 nm激光的激发下,LiY (MoO42:Yb3+/Er3+在500~575 nm波长范围内出现很强的绿色发射带,主要是源自Er3+离子2H11/2/4S3/24I15/2的能级辐射跃迁.研究发现其在不同功率的激发下能实现光色调控.在298~513 K温度范围内,通过测量其在2H11/2(1)4I15/24S3/2(1)4I15/2处的荧光强度比,数据拟合图像表明2H11/2(1)/4S3/2(1)热耦合能级上的布居数遵循玻尔兹曼分布,相对灵敏度在298 K达到最大值1.785% K-1,绝对灵敏度在约473 K达到最大值263.20×10-4 K-1,并且热能级2H11/2(1)/4S3/2(1)之间的能隙ΔE为756.71±27.48 cm-1.基于以上分析,LiY (MoO42:Yb3+/Er3+荧光粉在温度传感器上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点激光扫描重建过程中点云稀疏、颜色纹理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图像信息与激光点云融合的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结合线激光三角测距、相机坐标变换关系获取物体深度信息和点云数据,然后利用随机抽样一致(RANSAC)原理进行图像配准,实现对单目标实体的逆向建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精度,当扫描角度为0.2°时,系统重建误差小于0.2 mm,重建精度高于0.35%。  相似文献   
6.
采用无损检测实验方案,用808nm光波分别沿人体手臂小肠经脉线与旁开非经脉方向传播,测量皮肤表面漫射光辐出度,探究手太阳小肠经光传输特性,分析了不同时刻漫射光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808nm光波沿小肠经脉方向和非经络方向传输时,光强度的衰减遵循指数衰减规律,但衰减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具有医学统计意义(P < 0.05)。不同时刻漫射光的衰减情况也不一样,在12:00时的小肠经上漫射光衰减明显快于其它时刻,与小肠经上气血运行时间相符。研究结果对于经络气血运行和人体经络的客观存在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荧光粉BaY2Si3O10: Bi3+, Eu3+经高温固相法制备并由X-ray衍射谱仪分析其物相结构。实验结果显示Bi3+共掺下BaY2Si3O10: Eu3+的激发光谱呈现一个有明显增强的宽电荷转移带和系列Eu3+的 f – f 窄吸收峰,发射谱为Eu3+的5D0-7FJ橙-红光发射。当用285 nm 紫外光激发时,Bi3+到Eu3+间存在有效的能量传递,导致Bi3+的宽带紫外发射(中心345 nm)强度减弱,而Eu3+的橙-红光发射显著增强;随着Eu3+浓度的增加,能量传递效率也随之提高。最佳Eu3+浓度为0.4摩尔百分比,此后荧光粉发射强度发生浓度猝灭。结果表明Bi3+共掺时明显改善和提升荧光粉在电荷转移带(200 – 350 nm)的激发效率。Bi3+到Eu3+间主要的能量传递机制是通过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实现,并且能量传递的临界作用距离是1.604 nm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通过乙醇淬火来修饰纳米氧化铜表面的简单方法。首先将纳米氧化铜加热至800 ℃, 然后立即浸入无水乙醇中淬火。通过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表明, 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 表面修饰后的纳米氧化铜比修饰前的纳米氧化铜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电子顺磁共振测试表明, 通过快速的无水乙醇淬火, 氧化铜中出现了高浓度的氧空位, 这些氧空位有效地提升了氧化铜的光催化性能; 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 通过无水乙醇淬火, 氧化铜中出现了氧化亚铜和铜, 这可能会形成CuO-Cu2O异质结以及Cu-CuO/Cu2O肖特基异质结, 促进电荷-空穴分离, 有效地提升改性氧化铜的光催化性能。实验表明溶剂淬火方法能有效地修饰金属氧化物的表面, 增加氧化物中的表面氧空位, 甚至形成异质结, 提高材料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Д. C. Boпocob公式得到照相物镜的基本特征参数,通过PW法计算物镜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设计了一款大光圈微型高清照相物镜,并在非序列仿真环境(Non Sequential Component,NSC)下对系统结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照相物镜的光圈值F数为2.2,视场角2 w=65°,系统总长6.13 mm,有效焦距为4.5 mm.系统由4片塑料非球面透镜和1片红外滤光片组成,其中第1、3、4片透镜为正透镜,第2片透镜为负透镜,光阑面位于第1片透镜之前.优化后,各视场的均方根(RMS)半径都小于艾里斑半径,在半奈奎斯特频率处各视场的MTF值均大于0.54,畸变小于2%.系统搭配Aptina的AR8033型CMOS,可实现800万像素光学品质的微型照相物镜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从CN的高激发态化学发光谱研究F和N原子与卤代甲烷反应的动力学周士康,周金刚,詹明生,胡正发(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激光光谱开放实验室北京230031)本文用F和N原子同时与甲烷或卤代甲烷(CHmX4-m,X=Cl,Br;m≤4)反应,在370~88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