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光颗粒内碘离子的分布与乳化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双注法高感乳剂乳化过程中,碘离子的引入时刻对于乳剂颗粒内碘离子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说来,碘离子引入得愈早,则其出现在颗粒表面的可能性愈小;引入得愈晚,其位置愈靠近颗粒的表面。但是,早期引入碘离子同时,还有另一种效应,即倾向于使碘离子在体系中均匀分布,从而使其出现在颗粒表面的概率增大。有若干事实说明,这种“均化”效果可能是早期形成的碘化银或碘溴化银晶体在乳化过程中进行重结晶而引起的。在所有情况下,颗粒表面上均发现一层极薄的富碘层,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碘离子在颗粒表面的富集可减少碘溴化银晶格的畸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用1×10~(-5)mol~1×10~(-2)mol Na_2S_2O_3/mol AgBr和1×10~(-4)mol~1×10~(-2)mol Na_2S/mol AgBr掺杂的立方AgBr乳剂的介电吸收频谱。发现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当Na_2S_2O_3的加入量小于1×10~(-4)mol/mol AgBr时,Na_2S_2O_3,在AgBr微晶上吸附的影响占主要,样品介电吸收峰的f_(max)稍向低频方向位移,f_(max)位移量(△log f_(max))的大小与AgBr微晶的表面状况有关。当Na_2S_2O_3的加入量大于1×10~(-4)mol/mol AgBr时,Na_2S_2O_3对AgBr微晶表面的溶蚀的影响逐渐占优势,使AgBr微晶表面的结构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乳剂的pAg上升,结果样品的f_(max)逐渐向高频方向移动,介电吸收峰亦相应展宽。Na_2S的加入量小于1×10~(-3)mol/mol AgBr时,样品的f_(max)有稍向低频位移的趋势。当将掺Na_2S的样品干燥后在75℃和110℃下放置6小时后,f_(max)明显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立方AgBr乳剂经添加不同量Cd(NO_3)_2、CdCl_2、CdBr_2、Cu(NO_3)_2、CuCl_2、CuBr_2、KCl和KBr以后的介电频谱,发现Cd~( )离子只有在卤素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入AgBr微晶的表面层晶格,使AgBr微晶表面层内填隙银离子浓度降低,从而使AgBr乳剂的介电吸收峰明显向低频方向偏移。Cu~( )离子很难进入AgBr微晶的表面层晶格,因而对介电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没有明显影响。这种差别可能主要是由于Cd~( )和Cu~( )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子层构型及晶体中的配位情况不同所引起的。 最后,对Sillars方程应用于照相乳剂体系的条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CuCl微晶光透射谱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CuCl微晶的近紫外和可见光透射谱的实验研究结果。同时给出了He-Ne激光辐照下的透射谱,发现389.08um波长处出现一个宽度为0.64um的透射尖峰。  相似文献   
5.
报道PVA膜近紫外和可见光透射谱及其在He-Ne激光束辐照下发生变化的实验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至今几乎所有的高感相乳剂都是碘溴化银乳剂。掺杂碘是提高基本乳剂感光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碘溴化银乳剂的感光性能不仅与其中碘的含量有关,而且与碘在Ag(Br.I)颗粒内的分布关系很大。我们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直接观察记录了单个Ag(Br.I)微晶颗粒内碘的含量及其分布,得到一些初步结果,这对研究乳剂制备条件对Ag(Br.I)乳剂微晶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等是很有用的 1.薄片状颗粒(T颗粒)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单分散正八面体AgBr乳剂中加入不同量CdBr_2和KBr以后的介电吸收频谱。发现Cd~(2+)离子的表面掺杂使正八面体AgBr乳剂的介电吸收峰向低频方向位移。这种变化在CdBr_2的加入量为0—2×10~(-2)mol/mol AgBr范围内尤为明显。说明掺杂Cd~(2+)使正八面体AgBr乳剂中AgBr微晶的介电电导率σ_2显著下降。能进入AgBr微晶表面层晶格中的Cd~(2+)离子的数量不仅与乳剂中Cd~(2+)离子的浓度有关,而且与乳剂中的Br~-离子浓度有关。通过简单的水洗,可以将掺杂的Cd~(2+)大部分除去。水洗后,样品的介电吸收峰又向高频方向回移。在本实验条件下,Cd~(2+)离子掺杂的这种“可逆性”表明进入AgBr微晶中的Cd~(2+)离子主要是处在AgBr微晶的表面层内。样品介电吸收峰频率位置的这种可逆变化表明:非均匀电介质中的界面极化效应在保持连续相不变时,受分散相颗粒表面层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乳剂颗粒表面上碘离子的减敏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表明双注法乳剂颗粒表面上的碘离子与处在颗粒内部的碘离子相比,前者有三种作用:(1)使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增高;(2)使颗粒表面上的硫加金敏化反应受到抑制,而这又进一步同样使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增高;(3)使乳剂的光敏度降低,由此推测,乳剂颗粒表面上的碘离子对颗粒的减敏作用是与某种使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增高的过程有连系的。  相似文献   
9.
卤化银微晶中掺杂的Ca离子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了在卤化银微晶沉淀过程中不同量的Ca离子掺杂对其离子电导和照相性能的影响。掺杂Ca离子使卤化银乳剂的介电损耗曲线上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相应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单个Ag(Br,Ⅰ)微晶颗粒内碘含量及其分布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本文用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能谱仪相结合,观察分析了几种不同Ag(Br,I)乳剂中单个Ag(Br,I)微晶颗粒内的碘含量及其分布,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这种方法所提供的信息对于研究乳剂制备条件对Ag(Br,I)微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等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