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在线检测中出现的纱线不匀问题,通过RS-232C串口通讯,设计了上位机与欧姆龙PLC-CJIM(CPU21)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编写了上位机程序,而无需在PLC中编写任何程序,可以在线获得纱线的检测数据,及时反映纱线的不匀.  相似文献   
2.
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在IT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优缺点,提出了将遗传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有机结合起来的遗传-神经网络(Genetic Neural Network,GNN)优化计算模型,既利用了遗传算法能并行计算且能快速、全局搜索的优点,又克服了神经网络固有的搜索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早熟的缺点.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算法能加快非线性模型的收敛速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ITS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交通模型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的复杂动力学系统,难以用精确模型来表达的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交通流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局部泛化能力,收敛速度快,克服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实例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SOFM算法的网络日志聚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伟刚  郭炜 《机电一体化》2009,15(5):52-53,58
结合实际的网络日志数据,构建了基于模糊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的网络日志信息模型,并根据用户对内容的浏览时间、访问频度及点击率等信息进行了归类.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电工学中设计性实验实施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非电类本科专业电工学课程中设计性实验的改革思路、内容和实施过程,分析了设计性实验改革效果.探讨了以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素质.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欢迎设计性实验,并认为增加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对书上知识的理解,促进了自己的学习,增加了电工实验兴趣.建议多安排这样的实践机会,多开放实验,加大实验力度.  相似文献   
6.
气隙调感式消弧线圈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气隙调感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很难实现对消弧线圈的精确、快速控制,提出了基于PID控制的消弧线圈控制系统。通过对气隙调感式消弧线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仿真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设定。通过比较该系统和传统开环系统的阶跃响应,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培训提出了分层次教学法,在培训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一、逻辑训练阶段;二、指令训练阶段;三、应用训练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中,将要求分为易、中、难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的掌握编程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又解决了学生中存在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问题,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随着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讨论了我校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别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实验的合理安排等方面做了阐述,并就教学内容给出实例说明,让学生深入学习波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从课程设计整个环节来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电工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改革思路和实施过程,给出和分析了实验改革的效果。文章从实验与理论一体化结合、增加设计性实验考核环节、合理配置综合性实验、注重课程新技术和公司合作培训等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以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C8051F330单片机的多路温湿度测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介绍了一种高速、高性能的单片机C8051F330,该单片机内部集成了众多的功能部件。是真正的混合信号在片系统。本文对单片机的功能和特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以一个实际的多路温湿度测控系统为例.给出了其具体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