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发展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对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均有着重大意义.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及专家进行了我国中远期能源发展战略的研究.研究了我国的石油资源,预测了需求和产能,阐明了发展补充与替代能源的必要性.在发展替代燃料方面,研究了非常规石油开发,用煤和天然气制取燃料和用生物质制取燃料的有关进展与展望.在交通节油方面,研究了发展节油的综合交通体系,电气化轨道交通,节能、代用燃料与电动车辆,以及燃料电池与动力蓄电池的有关进展与展望.简要叙述了有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抑芽丹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曾经批量生产过抑芽丹(MH,青鲜素)后因故停产。近来国内又有几家工厂在试生产。本文综述最近国外书刊中有关抑芽丹的生产、应用、毒理及环境污染研究的文献,并提出我们粗浅的意见,供有关单位参考。抑芽丹(顺丁烯二酰肼)是五十年代商品  相似文献   
3.
小麦芒和旗叶叶绿体结构及低温荧光发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 "京411"和 "京冬8" 两个小麦品种芒和旗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低温荧光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芒有发育较好的叶绿体,其单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较少,体积小,基粒垛叠整齐,基粒片层少,但其片层比旗叶的宽.其中高产品种"京冬8"芒的基粒及其片层均较"京411"多.通过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芒和旗叶的F686/F734值存在差别,如高产品种旗叶的F686/F734比其芒高,而在对比品种芒中F686/F734的值比旗叶高;两个品种芒的F686/F734值差别不大.本文还讨论了芒的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为研究其在穗部光合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源技术前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粮食与能源是两种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上个世纪末我国已实现了粮食由短缺到供需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能源现在是未来也将是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化石能源是我国当前能源的主体,但高质量的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及开采数量均远不能满足需要,而煤炭热值低、污染重不宜再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浓农265和汕优63两个水稻(Oriza sativa L.)品种的稃片和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低温荧光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的稃片具有发育良好的叶绿体,在高产品种中,稃片和旗叶叶绿体的发育程度比对照品种好,而且基粒类囊体的垛叠更规则。通过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两个品种中稃片的F685/F734值均比旗叶高,因此,在稃片中激发能较多地分配给PSII。最后,本文讨论了稃片可能在提高水稻的产量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展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对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均有着重大意义.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及专家进行了我国中远期能源发展战略的研究.研究了我国的石油资源,预测了需求和产能,阐明了发展补充与替代能源的必要性.在发展替代燃料方面,研究了非常规石油开发,用煤和天然气制取燃料和用生物质制取燃料的有关进展与展望.在交通节油方面,研究了发展节油的综合交通体系,电气化轨道交通,节能、代用燃料与电动车辆,以及燃料电池与动力蓄电池的有关进展与展望.简要叙述了有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可持续发展看,化石能源终将耗竭.二十一世纪上半叶,能源结构的调整过程已经开始,需要发展大规模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并大力推进荒漠地区基地和氢能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及专家进行了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本文简要叙述了有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看,化石能源终将耗竭.二十一世纪上半叶,能源结构的调整过程已经开始,需要发展大规模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并大力推进荒漠地区基地和氢能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及专家进行了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本文简要叙述了有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