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城域网中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对用电设备的危害,判别谐波的管理、质量、指标以及抑制网域中谐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全白土型裂化催化剂的离子交换工艺。以稀土交换-焙烧新工艺代替原“两交两倍”工艺可以制得合格的LB-1催化剂。以化学分析、比表面积、孔体积、红外光谱、差热和XRD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样品,以微反活性、固定流化床反应、小型提升管试验评定了催化剂的裂化性能。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备的催化剂与原工艺产品相比,理化性能相当,裂化反应性能不低于原工艺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路桥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总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刚构桥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桥梁建设技术正在逐步的取代传统桥梁而被广泛的应用。刚构桥的主要承重部位为刚构要件,但是其应力部分依旧需要混凝土施工来予以完善及对接。如此安排能够在提高承重结构的耐久度与形变系数的基础提供足够的应力支撑。与传统桥梁相比,刚构桥中的混凝土施工采用预应力管道注浆的模式来进行,这对施工手段与技术具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对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开发出一种新型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在TS-2催化剂、空气氧化剂作用下,对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可有效地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在评选出的实验条件下,处理后的柴油硫质量分数从1500~1600μg/g降至150μg/g以下,脱硫率和柴油收率分别达到90%和97%以上,达到世界燃料规范Ⅱ类柴油硫含量标准。该法常压低温操作、无需氢源和H2O2氧化剂,克服了柴油加氢脱硫和H2O2氧化脱硫的缺点,为低硫柴油的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红外目标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图像分割算法,它首先选取最佳阈值范围内的一组边缘点作为种子像素,然后根据灰度相似性判决准则生长出目标区域而完成目标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完整地分割出复杂背景图像中不同大小的红外目标。  相似文献   
6.
结合加工西部高硫原油特点,分析探讨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汽油组分及成品汽油质量现状、升级目标及方案。结果表明,实现汽油质量升级目标,必须对催化汽油采取脱硫及降烯烃措施,推荐在采用轻汽油醚化-重汽油加氢脱硫组合技术的基础上,辅以多组分调和措施。还可考虑添加汽油清洁剂。  相似文献   
7.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进行了研究 ,评选了萃取剂单剂和复合萃取剂 ,考察了萃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研制的含DMF90 % (φ)的复合萃取剂EA - 1在萃取温度 6 0℃ ,萃取时间 2min ,萃取剂EA - 1/柴油体积比 0 .2 ,萃取次数 4次 ,萃取相分离温度 6 0℃ ,相分离时间分别为 15min(第1次 )、5min(第 2次及以后次数 )的条件下 ,可将直馏柴油硫含量由 16 5 8× 10 - 6 (ω)降至 2 0 9× 10 - 6 (ω) ;EA - 1通过蒸馏再生 ,回收率高达 99.9% ,并且性能稳定 ,再生多次后循环使用脱硫效果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以FT-IR、XRD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氯化物与Y沸石骨架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含氯Y沸石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氯化物中的氯离子使Y沸石骨架发生有损骨架结构的脱铝反应,Cl-对骨架结构的脱Al作用与其骨架铝含量及阳离子类型有关。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氯化物/Y沸石相互作用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河道工程险情分析与防守预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建华  赵应福 《人民黄河》1994,17(7):17-18,27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