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建郎  刘立人  刘友文  周常河 《中国激光》2000,27(12):1111-1117
利用 CO2 激光加热铌酸锂 ( L i Nb O3)光折变晶体可局域固定体全息 ,但形成的温度场空间上是不均匀的。在对固定显影后空间电荷场幅度 Esc 与固定温度 Tf 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定义局域性系数和平均空间电荷场幅度两个判据 ,来评价不同的激光加热温度场的固定效果。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对其他各类边界条件的 CO2 激光加热温度场局域热固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径向偏振光的在电子加速、原子陷阱和捕获、生物光镊、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以及高效率金属切割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1],因此通过激光器的输出来直接产生该种光束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但在以前的研究结果中,存在激光效率低、径向偏振纯度低以及光束轴对称性差等缺陷.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反向泵浦光纤喇曼放大器中泵浦和信号和求解方法,并且分析了双重瑞利散射噪声的特性,提出了在考虑反向喇曼光放大作用时,双重瑞利散射噪声的表达式。给出了在加入光隔离器进行抑制后,双重瑞利散射噪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放置光隔离器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反向泵浦光纤喇曼放大器中泵浦和信号相互作用的数值求解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方便地获得信号沿光纤的分布,以及多波长DWDM光纤传输系统谱特性等性能指标。对采用反向泵浦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单信道以及40信道DWDM光纤传输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模拟计算结果。此方法没有忽略泵浦由于放大信号而引起的损耗,因此结果准确,为反向泵浦光纤喇曼放大器的设计,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牙齿比色方法准确率低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网络改进的牙齿颜色分类模型。该模型通过融合多层卷积结果以及引入压缩与激励注意力机制模块的方式,使网络能学习到更多的图像颜色特征。基于典型牙齿所建数据集进行颜色分类实验,在该数据集上对文中模型与GoogleNet、MobileNet-V1、ResNet-34和ResNet-50等模型进行颜色分类预测结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优于传统模型,预测分类准确度达到91.16%,有效提高了牙齿颜色分类准确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径向偏振激光器的研发历程 径向偏振激光器的研发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日本科学家Y.Mushiake等研制的第一台径向偏振He-Ne激光器,与此同时瑞士科学家PohI在闪光灯抽运的红宝石激光器中实现了径向偏振输出,1974年美国科学家J.J.Wynne研制出径向偏振染料激光器,1981年美国科学家Marhic和Garmire研制出径向偏振CO2激光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LD侧面抽运的棒状Nd:YAG径向偏振激光器以及工业用高功率CO2径向偏振激光器的研究进入高潮.2006年李建郎研究组研制出国际上首台径向偏振掺镱光纤激光器;在2008年上半年李建郎等又首次从LD端面抽运的Nd:YAG微片激光器获得径向偏振光的连续输出,同年1 1月再次领先实现了LD端面抽运的Nd:YAG微片激光器的被动调Q输出.  相似文献   
7.
种兰祥  李建郎 《中国激光》2007,34(3):345-349
抽运旁通腔型的掺镱光纤(YDF)激光器内剩余的抽运光功率随着入射抽运功率的变化呈现出光学双稳特性,这导致了用它来抽运另一个分叉腔的铒镱共掺光纤(EYDF)增益介质可获得第二个信号波长激发的可能性。根据这一原理,从实验上获得了1040 nm和1537 nm两个激发线的可切换振荡,这表明基于掺镱光纤激光器光学双稳态的复合腔结构(掺镱光纤激光器的抽运旁通腔和铒镱共掺光纤分叉腔)是实现切换式双波长光纤激光器光源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