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门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发展CableModem宽带接入业务已有7年时间。目前宽带用户已达到用户总数的2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概述该项业务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双向HFC网络和CableModem系统建设和发展的技术经验。以及对多个技术环节和营销策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记得在前几年,某些音响厂家顺应了一些喜欢怀旧的发烧友的要求而纷纷推出已经停产多时的产品,掀起了一阵复刻的热潮。例如,马兰士推出了复刻版的7 9电子管前后级放大器,麦景图则重新将MC275放上生产线等。但是相比起日本老牌音响厂Luxman(力士),则以自己多年来制作放大器的经验再结合新的设计理念,相继推出了L-505、L-507、L-509等晶体管合并式放大器,这些产品均以优异的声音表现受到了发烧友的认同,而定位于旗舰级的L-509放大器期间曾经历过几番的变迁,从L-509f到L-509s,产品日臻成熟。新作L-509u更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了C-1000f/B-1000f旗舰前后级放大器上所使用的技术,令这一款经典的产品更趋向于完美。  相似文献   
3.
收到这台声雅A-203合并式放大器并知道它是甲类设计后,就因其甲类功放特有的温暖醇厚声音而令笔者回想起以往曾经接触过的Krell KAS甲类后级放大器,当时丹拿至尊音箱在它的驱动下,那种干净利落的声音以及无坚不摧的驱动力深深地吸引了笔者。然而庞大的体秘、重量级的机身、效率偏低的特点与倡导环保和追求高效率的今天完全是格格不入,但是这类富有魅力的放大器却深受音响发烧友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北京电子报》于近期刊载了晓喻先生的一篇文章,尖锐、大胆地指出了我国“丽音”难产的症结,很值得相关部门及人士一阅,经晓喻先生许可,特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上期的杂志中,我们曾对Focus Audio FS7作过评论,它全方位的声音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一想到它30000元的身价却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在本期的杂志中我再向读者介绍一对价格相对便宜而声音表现却同样出色的书架音箱——FS6。从外观上看,FS6的箱体设计与FS7同出一辙,它们都采用相同的高音单元,而低音单元则从7英寸变为5.5英寸,当然,分频器也相应作了改动,或许你可以把它看作是FS7的缩小版。适逢元旦有几天的假期,我决定将它带回家中好好地玩个痛快。而正好我的一帮好朋友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也纷纷地捐出自己的"挚爱",让我在这几天的假期中找到了最好的娱乐节目,而我还有意识地使用了几款不同价位的放大器和它进行搭配,目的是为了了解这款音箱的特性。在此,我要对这几位鼎力相助的好友说声感谢。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有一位好朋友即将乔迁新居,并准备购买音响器材。但由于他的老婆大人并不喜欢家中摆放体积大太且数量太多的器材,同时要求功能齐全、使用简单。而更重要的是要求外观漂亮、声音要好,同时整套器材需要控制在1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工作过程当中,由于经常接触到各类型的影音器材,因此会有不少好友向我咨询有关影音器材选购的事宜。就在最近,我的一个好友想在自己的睡房中使用电脑组建一套小型的影院系统。并向我咨询器材的选购。由于房间不大,所以我向他推荐采IEfJGenelec(真力)的专业监听音箱组建多声道音箱系统。不过,当他在网上查阅过相关的资料后,却多次重复问我这样的问题:“Genelec的声音怎么样?  相似文献   
8.
9.
现在就介绍比较重要的六个部分: 油漆 (1)表面颜色正确、均匀、光亮平滑合度,无泪滴、过厚、透底、起泡、反。等情形。 (2)油漆边界平直整齐,不油出界。 (3)墙身批灰不见突块凹位,墙角平直。板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全面推进食品包装的功能化、智能化、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对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究。方法 首先,概述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多样性发展,并剖释纳米技术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机械强度、气体阻隔、抗菌保鲜、活性智能监控和生物降解等性能的影响;紧接着,深入分析实际工况下(环境温度、接触时长、食物酸碱度等)食品接触材料中纳米物质的迁移行为规律;最后,纳米材料的毒理性作为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评估的重点关注因素,还探讨纳米物质对人体细胞和组织器官等的潜在毒性。结论 现代纳米技术改善了柔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能,实现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多功能化,在肉类、面包、果蔬等食品包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也为食品包装工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