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解决某新井提升电机容量、验证设计参数及生产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山西院、汾西局高阳矿及工程处组成试验组,对高阳矿主提升进行了箕斗称重、电机功率测定及示波器拍照分析.绞车2Ⅱ-4×18-10.5型,箕斗JS-8型,设计载重8.5吨,钢丝绳6×37+1-φ43.5-160-I型,电动机AT18B12-20型860千瓦,系统变位质量7820公斤·秒~2/米,提升高度255米,绳速5.76米/秒,设计等效容量689千瓦,选型720千瓦,成套供货860千瓦,设计吨煤电耗1.21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款高压高功率GaN功率器件及其匹配电路。基于国内高压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研究基础,选取了GaN HEMT芯片,确定了器件的总栅宽。根据GaN HEMT芯片阻抗,器件内部进行了LC谐振匹配设计,外部采用双边平衡同轴巴伦进行推挽匹配设计。散热方面通过改善封装管壳热沉材料提高热导率。最终成功研制出高压、3 kW的GaN功率器件,该器件在工作电压为60 V、工作频率为0.35~0.45 GHz、脉宽为300μs、占空比为10%条件下,频带内输出功率大于3 kW、功率增益大于16 dB、功率附加效率大于71%、抗负载失配能力不小于10∶1。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L波段300 W宽带硅微波脉冲大功率晶体管研制结果。采用大面积亚微米精细线条阵列加工技术、深亚微米浅结制备工艺技术、均匀热分布技术、双层金属化技术等工艺技术,研制出了L波段300 W宽带硅微波脉冲大功率晶体管。器件在1.2~1.4 GHz频带内,脉冲宽度150μs,占空比10%,工作电压40 V条件下,全频带内输出功率大于300 W,功率增益大于8.75 dB,集电极效率大于55%,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目前仍以转子串接金属电阻的方式为多.这种方式的起动级数,由电阻分级接触器的数量确定.为使设备起动平稳、减少冲击,可增加起动级数加以改善.但这就要增加接触器的数量,从而加大了维护工作量及故障率.本文介绍利用二进制编码电阻分级顺序控制原理进行起动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大同及雁北地区建设的煤炭集运站,是为大秦线配套的煤炭计量装车设施。计量装车设备引进美国技术。落里湾集运站是其中之一。该站年发运原煤450万t。重载单元列车由C_(61)型煤车120节组成。由配有恒速器的电力机车牵引。装车时,列车以0.8±0.2km/h(0.23m/s)的低恒速连续运行。每节车箱标定装煤量62t(新车型可达72t)。全列车装车时间2.0~2.5h。装车计量精度每节车箱为标定装车量的±0.5%,每列车为标定装车量的±0.05%。落里湾集运站于1989年12月,1990年3月和1990年4月,分三阶段以美方为主进行装车调试。共装车9列,  相似文献   
7.
该文建立了砷化镓(GaAs)光导开关(PCSS)的一维器件仿真模型,研究了低光能触发条件下电流通道内关键物理参数的瞬态变化过程,提出了GaAs PCSS的多雪崩电离畴物理模型,能够自洽地解释低光能触发、超快速导通和电压锁定等开关特征。GaAsPCSS受12 W、905 nm脉冲激光触发后,电流通道内产生多个高场强(200~600 kV/cm)雪崩电离畴,雪崩电离畴随等离子体浓度的提高而发展、湮灭,导致开关延迟3.0 ns后在147 ps内超快速导通。开关导通后,电流通道内仍存在少量雪崩电离畴,使开关导通后电压锁定。雪崩电离畴运动导致GaAs PCSS工作时出现ps级电流振荡现象,分析了振荡信号产生的物理原因。同时,开展了低光能触发条件下GaAs PCSS雪崩导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50?固态脉冲形成线、4 mm间距异面结构、PCSS工作电压为17.5 kV时,负载输出脉冲峰值功率达MW级,脉冲上升时间约为620ps,最高重频达到20 kHz。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VHF频段对高功率放大器小型化的需求,设计并制备了一款基于0.5μm 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工艺的VHF频段小型化千瓦级功率放大器。通过采用多节微带电容网络和高介电常数的印制电路板(PCB)实现了末级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的小型化;以高通滤波器作为级间匹配电路,在减小电路尺寸的同时,提高了链路增益;采用混合集成工艺,实现了电源调制器、前级驱动功率放大器和末级功率放大器等各单元的小型化高密度集成。测试结果表明,在0.24~0.30 GHz频带内,该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为50 V,工作脉宽为100μs,在占空比10%、输入功率10 dBm的工作条件下,带内输出功率大于1 000 W,功率附加效率约为60%~69%,功率增益大于50 dB,功放体积为46 mm×30 mm×6 m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