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动态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核心思想在于模拟人脑的层级抽象结构,通过无监督的方式分析大规模数据,发掘大数据中蕴藏的有价值信息.深度学习应大数据而生,给大数据提供了一个深度思考的大脑. 尽管YahnLecun在1993年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是第一个真正成功训练多层网络结构的学习算法,但应用效果一直欠佳.直到2006年,Geoffrey Hinton and RuslanSalakhutdinov基于深度置信网,提出非监督贪心逐层训练算法,应用效果才取得突破性进展.从2009下半年开始,美国微软研究院邀请Hinton到雷德蒙与他的研究员合作,将深度学习巧妙地应用在大规模语音识别,迅速获得巨大成功,由此掀起了深度学习的浪潮[1-3].2014年3月,Facebook报道他的DeepFace项目使得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率已经达到了97.25%,只比人类识别97.5%的正确率略低一点,准确率几乎可媳美人类.该项目利用了9层的神经网络来获得脸部表征,神经网络处理的参数高达1.2亿.  相似文献   
2.
电视台视频资料库管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电视台视频资料库管理的总体框架,并对其中的两个关键技术:存储架构和视频检索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SAN的存储架构,并对一个经典的镜头分割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满足实时获取关键帧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彭宇新  付勋 《江西电力》2007,31(1):22-25
通过对贵溪电厂5号机励磁系统进行频域、时域仿真分析和参数计算,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确立了励磁系统PID各环节的参数,完成厂家提供的励磁系统原始模型向PSASP程序固定模型的转换,为系统稳定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起200MW机组故障,以故障录波图为依据,仔细分析了失磁故障的过程,找出了失磁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反事故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析微机测控装置软件抗干扰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典型软件抗干扰措施,并对目前在现场影响测控系统工作的干扰源、受干扰后的故障现象以及如何在测控装置软件设计中抑制干扰源的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软件抗干扰技术在抑制电力系统现地干扰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跨媒体检索旨在以任意媒体数据检索其他媒体的相关数据,实现图像、文本等不同媒体的语义互通和交叉检索。然而,"异构鸿沟"导致不同媒体数据的特征表示不一致,难以实现语义关联,使得跨媒体检索面临巨大挑战。而描述同一语义的不同媒体数据存在语义一致性,且数据内部蕴含着丰富的细粒度信息,为跨媒体关联学习提供了重要依据。现有方法仅仅考虑了不同媒体数据之间的成对关联,而忽略了数据内细粒度局部之间的上下文信息,无法充分挖掘跨媒体关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层级循环注意力网络的跨媒体检索方法。方法 首先提出媒体内-媒体间两级循环神经网络,其中底层网络分别建模不同媒体内部的细粒度上下文信息,顶层网络通过共享参数的方式挖掘不同媒体之间的上下文关联关系。然后提出基于注意力的跨媒体联合损失函数,通过学习媒体间联合注意力来挖掘更加精确的细粒度跨媒体关联,同时利用语义类别信息增强关联学习过程中的语义辨识能力,从而提升跨媒体检索的准确率。结果 在2个广泛使用的跨媒体数据集上,与10种现有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并采用平均准确率均值MAP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2个数据集上的MAP分别达到了0.469和0.575,超过了所有对比方法。结论 本文提出的层级循环注意力网络模型通过挖掘图像和文本的细粒度信息,能够充分学习图像和文本之间精确跨媒体关联关系,有效地提高了跨媒体检索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前言     
正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核心思想在于模拟人脑的层级抽象结构,通过无监督的方式分析大规模数据,发掘大数据中蕴藏的有价值信息.深度学习应大数据而生,给大数据提供了一个深度思考的大脑.尽管YahnLecun在1993年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是第一个真正成功训练多层网络结构的学习算法,但应用效果一直欠佳.直到2006年,Geoffrey Hinton and RuslanSalakhutdinov  相似文献   
8.
何相腾  彭宇新 《软件学报》2021,32(11):3482-3495
细粒度视频分类旨在识别粗粒度大类中的细粒度子类,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考虑到视频数据的标注成本巨大,而图像的标注成本相对较小,且细粒度图像分类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一个自然的想法是不用标注,以无监督的方式将细粒度图像分类中学习到的知识自适应地迁移到细粒度视频分类中.然而,来源不同的图像和视频之间存在着域差异和模态差异,这导致细粒度图像分类的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细粒度视频分类.为了实现无监督的细粒度视频分类,提出一种无监督辨识适应网络,能够将辨识性定位能力从细粒度图像分类迁移到细粒度视频分类.进一步,提出一种渐进式伪标签策略来迭代地引导无监督辨识适应网络学习目标域视频的数据分布.在CUB-200-2011、Cars-196图像数据集和YouTube Birds、YouTube Cars视频数据集上验证该方法跨域、跨模态的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无监督细粒度视频分类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快速发展,大规模多媒体数据的智能应用需求日趋广泛,多媒体数据的融合、转换、理解、搜索、推理与推荐等方向的新问题也不断涌现,推动了多媒体智能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均引起极大关注。 为更好地推动多媒体智能处理与分析理论、技术、应用的发展,及时记录我国多媒体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前沿进展、学者观点、算法研究、数据集构建及应用落地等方面的优秀成果,《中国图象图形学报》邀请国内多位一线专家共同策划推出“多媒体智能”专刊,以期为图像视频处理与分析、多媒体信息检索和推荐、多媒体内容分发、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经过严格评审,“多媒体智能”专刊共收录学术论文15篇,包括“学者观点”3篇、“综述”4篇、“多媒体智能安全”3篇、“目标智能检测”2篇、以及“多媒体分析与理解”3篇。 “学者观点”栏目中,《多媒体智能:当多媒体遇到人工智能》围绕“大数据”时代多媒体与人工智能融合的背景,提出了多媒体智能的新概念,探讨了多媒体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向:1)多媒体推动人工智能向着更具可解释性的方向发展;2)人工智能促进多媒体推理能力的发展。这两个方向形成了一个多媒体智能循环,其中多媒体和AI以交互和迭代的方式相互促进增强。该文讨论了每一循环中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研究多媒体如何推动机器学习发展以及机器学习如何反过来推动多媒体发展。总结了循环中已经完成的工作,并指出了完成循环所需要做的未来工作,然后对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的多媒体智能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 《视觉知识:跨媒体智能进化的新支点》介绍了一种新的智能表达方式——视觉知识的3个基本要素,即视觉概念、视觉关系、视觉推理,并对每个要素展开详细讨论与分析。视觉知识有助于实现数据与知识驱动的统一框架,学习可归因可溯源的结构化表达,推动跨媒体知识关联与智能推理。视觉知识具有强大的知识抽象表达能力和多重知识互补能力,为跨媒体智能进化提供了新的有力支点。 《面向海洋的多模态智能计算:挑战、进展和展望》首次从多模态数据技术的视角,系统地介绍面向海洋现象/过程的智能感知、认知和预知的交叉研究进展。通过梳理海洋科学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阶段演进过程,明确海洋多模态智能计算的研究对象、科学问题和典型应用场景。在海洋多模态大数据内容分析、推理预测和高性能计算3个典型应用场景中展开现有工作的系统性梳理和介绍。针对海洋数据分布和计算模式的差异性,提出海洋多模态大数据表征建模、跨模态关联、推理预测、高性能计算4个关键科学问题中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展望。 “综述”栏目中,《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物交互关系检测综述》一方面分析空域人—物交互关系检测任务,从数据内容场景、标注粒度两方面总结和分析当下数据库和基准。然后从两阶段分段式方法和单阶段端到端式方法两个流派出发系统性地阐述当前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分析两个流派方法的特性和优劣,厘清该领域方法的发展路线。另一方面,对时空域人—物交互关系检测任务进行总结,分析现有时空域交互关系数据集构造与特性和现有基线算法的优劣。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人类面部重演方法综述》对现阶段面部重演领域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从面部重演模型入手,对面部重演存在的问题、模型的分类以及驱动人脸特征表达进行阐述,列举并介绍了训练面部重演模型常用的数据集及评估模型的评价指标,对面部重演近年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分析与比较,最后对面部重演的演化趋势、当前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危害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视觉语言多模态预训练综述》总结了视觉语言多模态预训练领域的进展,对常见的预训练数据集和预训练方法进行了汇总,然后对目前最新方法和经典方法进行系统概述,按输入来源分为图像—文本预训练模型和视频—文本多模态模型两大类,阐述了各方法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将各模型在具体下游任务上的实验情况进行了汇总。最后总结了视觉语言预训练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Bayer阵列图像去马赛克算法综述》对Bayer采样阵列原理和图像去马赛克技术进行概述;将现有方法按照传统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方法两类进行总结,根据去马赛克任务是否具有独立性,将深度学习方法进一步细分为独立去马赛克任务和联合去马赛克任务两类,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重点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去马赛克方法网络结构和重建机理,介绍去马赛克领域中常用的公共数据集和性能评价指标,并对相关实验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围绕网络深度、运算效率、实用性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图像去马赛克技术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期待广大读者和科技人员通过“多媒体智能”专刊,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最新方法和应用,吸引更多学者从事相关研究并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成果,为本领域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人类工效学是一门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保障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学科。以人类工效学领域内的受关注程度较高的4种期刊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期刊在2010到2017年间发表的3634篇文献为研究数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生成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国家/地区共现网络、机构共现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和文献共被引分析4个方面,着重讨论了当前人类工效学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为人类工效学及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