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自由度并联跟踪台的软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四自由度并联跟踪台中的软件关键技术,编写Matlab仿真程序对并联跟踪台进行参数化设计,利用Solidworks与ADAMS联合仿真软件获取并联跟踪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参数,通过对操纵杆的编程实现对并联跟踪台的手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四自由度并联跟踪台设计合理、运动灵活、手控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海水提溴用疏水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考察聚合物浓度、无机复合添加剂浓度、膜干燥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复合添加剂能有效提高膜机械性能,同时不影响膜疏水性;溶剂置换法不能完全避免膜收缩,从而直接影响膜孔结构和透气性能.物理后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膜透气性能,氮气通量为8.62 m3/(m2.h),孔隙率为63.31%,膜断裂强度可达到1.64 cN/Tex,膜断裂伸长率为79.10%.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空间三维点坐标的单摄像机模型。该模型利用透视投影几何关系,对摄像机参数进行标定,制定固定关联基准,建立参考点与被测点的平面方程,利用这两个条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读取单目CCD摄像机像面坐标,就可重建物体落点的三维坐标。  相似文献   
4.
以海水作为吸收剂,采用模拟烟气,对气-液膜接触器进行传质性能评价试验,考察其工艺结构参数、气液介质流动速率及方式、气液压差、烟气SO2浓度等因素对传质系数、脱硫率及膜效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气相压力较低情况下,气液流速、气液压差对总气相传质系数影响明显,而烟气SO2浓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适当提高膜接触器的填充密度,增加膜吸收级数,采用错流模式的气液流动方式,均可改善烟气流场分布,增大有效传质面积,提高膜效用.与传统吸收塔相比,新型膜气体吸收装置的气液两相独立控制,可灵活应对烟气浓度变化对脱硫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具有低气阻、耐污染、规模可线性放大等优点,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以海水作为吸收剂,对模拟烟气中CO2进行吸收试验研究,主要考察烟气流量、CO2浓度、海水流量、海水pH值及膜填充率对CO2脱除率及膜接触器传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烟气流量或CO2浓度能提高膜接触器对CO2的处理量,导致脱碳率下降;(2)提高海水流量能明显提高脱碳率和传质速率;(3)提高海水pH可增大海水对CO2的吸收能力,直接决定了海水对CO2的吸收机制;(4)增大膜接触器填充率所对应的脱碳率并非最高,有效气液接触面积是影响脱碳率和过程传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只对相机水平偏角进行现场校准的标定方法用于野外远距离、大视场、双目视觉物体定位监测系统的快速标定.该方法通过合理考虑视觉传感器的调平装置,结合现场使用过程中相机焦距值固定的特点,简化了测量模型,减少了待标定参数;只需要测得监测中心和相机在大地坐标系中的经纬度坐标及监测中心的图像坐标即可完成系统标定.由于不需要高精度靶标,从而克服了靶标移动及摆放对标定过程的影响.在实际使用中,对2 km以外400 m×800 m的区域进行监测时,相对定位误差小于0.25%,其中由焦距值误差引起的相对定位误差不超过0.07%.该摄像机标定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具有易实现、用时少等优点,适用于野外大视场环境下物体的快速定位监测.  相似文献   
7.
8.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复合稀释剂,纳米TiO2为添加剂,采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PVDF/DBP/DOP/TiO2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VDF/DBP/DOP/TiO2共混体系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属于切力变稀流体;随着温度的提高,其非牛顿性变弱,结构化程度降低;其中纳米TiO2可起填充作用,使共混物黏度提高,流动性变差;DBP/DOP主要起软化增塑PVDF的作用,减弱共混物内高分子链间的相互牵制,使共混体系黏度下降,非牛顿性减弱,流动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海水脱硫具有经济优势,适合沿海电厂烟气脱硫。对海水脱硫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膜气体吸收海水脱硫工艺、脱硫海水恢复系统、填料和填料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介绍,并从技术、经济和安全方面对海水脱硫、膜法海水脱硫及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进行了性能比较,提出我国海水脱硫技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对PEG的截留分子量为20 000的聚醚砜超滤膜.通过对操作压力、料液的温度和浓度等条件的变化对蛋白质截留率、膜通量及乳糖透过率影响的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乳糖超滤效果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压力在0.3 MPa左右较适宜,温度为50~60℃,料液浓度为100~150 g/L,处理时间为45~60 min.比较了不同清洗剂对PES膜超滤性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显示,当超滤1 h通量减少一半时,用0.5%的NaOH清洗20 min后就可以恢复70%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