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3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530篇
工业技术   1380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64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2.
3.
4.
聚酰亚胺(PI)薄膜具有高耐热,高力学性能,低热膨胀系数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光伏、微电子、航天航空等领域。探索制备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PI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但是也存在极大挑战。本文介绍了PI的分子设计和合成,综述了耐高温PI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纳米复合材料改性PI薄膜热稳定性的制备,阐述了近年来PI薄膜在柔性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耐高温PI薄膜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幂图分析技术将所有具有相同邻居的节点集合汇聚成单个模块以大幅压缩网络图,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图无损压缩与可视化中.然而获取最优的幂图是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面向强连接网络图的无损压缩算法.首先,证明了含有单个模块的最优幂图问题为NP难问题,进而扩展为一般地最优幂图问题为NP难问题;其次,在梳理现有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和约束规划模型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回溯策略的波束搜索算法,使有限的回溯策略提供启发信息,比已知启发式方法更快速地得到更优的结果.通过生成的随机无标度图,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深圳市某片区排水管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局部树脂固化法、紫外光原位固化技术、人工喷涂聚氨酯技术和内衬钢套管技术等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设计内容和修复效果。实践结果表明,非开挖修复技术需根据管道缺陷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修复后形成的内衬管可有效保证管道结构、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玻璃动力学强弱性指数m值的主要评测方法有两种:通过玻璃转变温度附近黏温关系测试直接获得mvis值;基于量热分析,根据不同升温速率获得假想温度,并假定玻璃转变温度范围内假想温度Tf符合Arrhenius关系,通过理论推导间接获得mDSC值。由于玻璃转变温度范围内假想温度Tf和黏度的关系实际上并非严格遵循Arrhenius关系,因此mDSC和mvis之间存在偏差。以系列商用硫系玻璃为例,通过两种评测方法比较,建立了通过mDSC推算mvis的经验公式,实现了准确、快速的评测硫系玻璃动力学强弱性。  相似文献   
9.
摇臂是装载机工作装置中重要的力传递部件,也是装载机上比较容易失效的部件之一。针对50F型装载机摇臂变形问题,利用UG NX7.5建立了50F型装载机摇臂的三维实体模型,将实体模型导入ANS YS Workbe nch中进行分析,在典型工况下摇臂受力分析强度满足要求。重新对作业工况确认,得到了装载机推平作业工况,该特殊工况摇臂所受应力最大。通过装载机工况的研究,确定了摇臂受力最恶劣工况,为后续摇臂的结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SF6示踪气体法对温庄煤矿15012 U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进行漏风测定。结果显示,15102工作面漏风率为16.31%,采空区内存在多条漏风通道,漏风风速为0.032~0.128m/s。数值模拟结果显示,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内漏风风流流线呈U形分布,由工作面进风侧流入,回风侧流出。工作面下隅角区域采空区上部,更易发生自燃。采空区三带呈条状分布,三带范围随高度升高而变化,氧化带随高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散热带随高度增大而缩小,高度大于16.3m时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