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溶液燃烧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Er掺杂的LaAlO3:Er3+ (Er3+:La=0. 10,0.15,0.20,0.25)的纳米材料,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UV-Vis)漫反射 和荧光光谱分析测定。在晶粒尺寸、峰强度和带隙宽度等方面对谱图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在 煅烧温度为800 ℃,掺杂比为0.10时,形貌分 散性好,晶粒尺寸为28 nm,XRD最强峰 强度最大。UV-Vis漫反射光谱(diffuse reflection spectrum,DRS)表明样品在绿色光区522 nm处有较 弱的吸收,带隙宽度减 小为5.29 eV。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样品在425 nm左右有一个强度较高且尖锐的发射峰,对 应于Er3+2H9/2→4I15/2的能级跃 迁,在500 nm左右的较弱的两个发射峰分别对应的是 4F7/2→4I15/2和2H11/2→4I15/2的电子跃迁,当掺杂比例在0.20之间,随掺杂比例的增 大发光强度也随之增大,并且发光峰位出现红移。这些表明Er3+进入到 基质LaAlO3中,并且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在发光材料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储刚  吴静  范华风  孟竺  张静  吴钳 《光电子.激光》2021,32(10):1124-1128
通过溶液燃烧法以La(NO3)3·6H2O,Dy(NO3)3·9H2O和Al(NO3)3·9H2O及C2H5NO2为原材料制备纳米粉体Lal-xDyxA1O3(x=0,0.01,0.02,0.03,0.04,0.05).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晶体结构、形貌、发光强度等内容,结果表明,通过溶液燃烧法在800℃下煅烧4h,Dy3+离子进入到LaAlO3晶格中,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Lal-xDyxAlO3粉体在370 nm的激发波长下,发光主峰位于423 nm处,在掺杂比例为0.03时发光强度最高,其禁带宽度5.54 eV与理论值5.6 eV相近.  相似文献   
3.
采用燃烧法,以硝酸铝、甘氨酸为原料,添加硝酸钴和硝酸镝作改性剂,制备出Co-Dy共掺杂改性的γ-Al2O3。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剂配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产物晶相和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Co-Dy共掺杂改性γ-Al2O3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硝酸钴)︰n(硝酸镝)︰n(硝酸铝)=0.02︰0.01︰1,煅烧温度1 000 ℃,煅烧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γ-Al2O3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毕恺  吴静  范勇  储刚  孟竺 《冶金分析》2021,41(11):84-88
抚顺煤精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半煤精半矸劣质煤精制品和大量用煤精颗粒粉碎混入胶后倒膜的假冒天然煤精工艺品。以辽宁抚顺地区煤系地层中产出的煤矸石、煤、煤精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标准GB/T 16553—2017《珠宝玉石 鉴定》对它们的密度、摩氏硬度进行常规测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进行分析。测试样本的煤矸石密度为1.37~1.49 g/cm3,摩氏硬度为3.0~3.5,煤的密度为1.23~1.25 g/cm3,摩氏硬度为2.0~2.5,煤精的密度为1.19~1.30 g/cm3,摩氏硬度为2.0~2.5。FT-IR分析表明煤矸石和煤精样品在1 007 cm-1、1 031 cm-1处的吸收峰明显强于煤样品的,是样品中包覆的无机杂质成分的SiO2+4ν(Si-O)基团的伸缩振动峰所致。三者中煤矸石的密度和硬度高,多水高岭石和高岭石含量较多,热失重少;煤中含有较少的高岭石和多水高岭石等无机矿物,品质较差的煤含少量石英,密度和硬度数据可以作为煤矸石的主要区分鉴定依据;煤精中含有较少的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等无机矿物,含微量石英,FT-IR分析的1 031 cm-1和777~797 cm-1处的吸收峰为煤精的特征峰,可作为煤精与煤的主要区分依据,热失重方面煤精略大于煤的,可作为次要区分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孟竺  李柏  赵大  赵德智 《当代化工》2015,(2):353-355
我国是富煤贫油国家,煤焦油的深加工尤为重要。就现有国内几套煤焦油装置不能长周期运行,究其原因是预处理过程中没将不饱和烃及胶质沥青质除掉,导致加氢裂化反应器结焦所致。主要研究在深加工高温煤焦油过程中,预处理用悬浮床反应器替换传统的分馏塔,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7.
以硝酸铝(Al(NO3)3·9H2O)为氧化剂,甘氨酸(C2H5NO2)为还原剂,硝酸钐(Sm(NO3)3·6H2O)为改性剂,通过溶液燃烧法合成了γ-Al2O3粉体。采用XRD、SEM、BET、TG-DTG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分析探讨了焙烧温度、改性剂添加量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硝酸铝(Al(NO3)3·9H2O)与甘氨酸(C2H5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改性剂Sm(NO3)3·6H2O添加量为1%,焙烧温度为1 025℃,焙烧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γ-Al2O3  相似文献   
8.
以La(NO3)3·6H2O、Co(NO3)3·6H2O、H3BO3和C2H5NO2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合成Co3+掺杂LaBO3粉体,其中原料摩尔比为[La(NO3)3·6H2O+Co(NO3)3·6H2O]:H3BO3:C2H5NO2=3:3:5,研究了目标产物La((1-x))CoxBO3(x=0.01~0.04)在750~950℃的合成反应过程及产物结晶形态,分析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晶体形态的影响,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