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基于原子力显微技术,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力学性质检测方法,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与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微尺度刚度,以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方法:采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及其异位到卵巢的巧克力囊肿囊皮,并分别进行原代培养,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采集细胞力曲线,获取杨氏模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位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肥厚时心肌细胞刚度变化及与心律失常的可能联系。方法:急性分离不同周龄(12周龄/21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与正常同源常压大鼠(wistar-Kyoto,WKY)的心室肌细胞,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采集细胞微区力曲线,获取杨氏模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周龄及21周龄的SHR心室肌细胞杨氏模量均明显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4.61 kPa±2.08 kPa vs.3.55 kPa±1.35 kPa,5.95 kPa±1.98kPa vs.3.79 kPa±1.66kPa,P0.01)。21周龄与12周龄SHR心室肌细胞杨氏模量比较,前者显著升高(5.95 kPa±1.98 kPa vs.4.61 kPa±2.08 kPa,P0.01),而21周龄与12周龄WKY心室肌细胞杨氏模量比较则无明显变化(3.79 kPa±1.66 kPa vs.3.55 kPa±1.35 kPa,P0.05)。结论:高血压发生心肌肥厚时心室肌细胞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即杨氏模量变大,细胞刚度增加,并且随着心肌肥厚严重程度逐渐加剧,可能参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3.
目前临床中对宫颈脱落细胞的检查多局限于大体细胞形态学的观察.本文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及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5例临床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了微区力学性质表征以及细胞表面微观形态的成像.结果显示,患者正常形态宫颈上皮脱落细胞在针尖压入深度为700 nm时杨氏模量近似正态分布,峰值在20~30kPa.且细胞表面微嵴明显,微...  相似文献   
4.
原子力显微镜磁驱动轻敲模式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I公司最新发展的磁驱动轻敲模式(MAC mode)时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系3T3细胞进行在位成像研究.分别用力常数为0.95 N/m及0.03 N/m的微悬臂进行磁驱动轻敲模式成像,并与接触模式进行比较.同时研究了固定细胞与活体细胞之间的形貌差异.结果显示,利用上述两种微悬臂探针,磁驱动轻敲模式均可获得高分辨像.与接触模式相比,磁驱动轻敲模式对活细胞的影响较小,在细胞膜表面微结构及细胞内亚结构成像方面,有明显优势.而接触模式由于其施力方式,使活细胞应力纤维应激性绷紧,更适合于对活体细胞应力纤维的成像研究.固定细胞与活细胞表面形貌存在较大差异,在生理环境下,进行活细胞检测更能了解细胞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5.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是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基础上引入可以进行在含水条件下观察非导电性样本的相关技术,因此其极为适合生物样本的观察。基于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平台,本课题组发展了一整套集形貌观察、物性测量、三维微操控和电子束微加工为一体的设备功能群,集经典生物医学研究方法:表征、解剖、取样、标记,延伸入微、纳米介观层次,为更加深入研究生物医学问题提供实用的工具。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和介绍,并举例说明其在医学、材料、微弱力测量和微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