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压XLPE电缆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电缆绝缘的局部放电,可以有效地判断电缆的电树枝老化状况,实现状态维修,这对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ARM9的嵌入式便携电力电缆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具有便携、易于接入网络、低成本的特点,适合于野外作业。  相似文献   
2.
塔康作为近程无线电导航系统,为飞机提供与地面台的距离和方位角度等信息,但由于硬件工艺、环境等限制,其测量精度极易受到噪声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方位角估算方法.该方法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增加了误差检测功能和拟合数据反馈的功能,通过误差检测功能去除超过误差门限范围的接收数据,再利用平均后的拟合数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两级光伏发电系统的前级Boost 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新型交错并联Boost直流变换器。该新型变换器有两个输入端,即一个变换器可对应两块单体太阳能电池,具有大功率变换的功能。与传统DC/DC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可节省一半的变换器单元,还具有输出输入变比高、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和输出电流纹波小的特点。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给出稳态工作性能分析和相应实验波形。最后,通过一台96 W/380V原理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评价测试集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内部故障的覆盖效果,提出一种VLSI故障建模与仿真方法。首先,在电路级综合运用仿真和实验手段向逻辑门内部注入多个故障,统计并分析这些故障对其功能的影响以构建由变异真值表(MTT)组成的故障字典;其次,考虑MTT及其发生的相对概率权重,提出一种有效的测试覆盖率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门级故障仿真算法中;最后,针对若干组合逻辑基准电路进行了实例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经典的固定值故障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测试集的故障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超声波法和超高频法综合检测技术,对GIS、开关柜及部分异常设备进行检测。发现GIS及开关柜等多起设备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了处理,确保了电网的安全运行。超声波法和超高频法均是现场局部放电的主要检测方法,超声波法对自由颗粒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超高频法对设备内部的金属尖端放电、接触不良放电、GIS盆式绝缘子上的自由金属颗粒和内部缺陷反映较灵敏,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1.0.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相似文献   
7.
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自动测试标记语言ATML,包括ATML的产生背景、体系结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等;然后结合ATML框架的标准构建了基于ATML的自动测试系统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证明基于ATML的系统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核多分类相关向量机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模拟电路实际存在的多类故障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核多分类相关向量机(Multi-kernel learning multiclass relevance vector machine,MKL-mRVM)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所提方法能够在故障数据所在的原始特征空间上建立多个非线性核,在构建分类器的同时实现故障特征的约简;同时,基于贝叶斯框架的分类模型还能够给出诊断结果的后验概率.通过两个电路的诊断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唐小峰 《通讯世界》2016,(2):216-217
通过变压器现场试验装置的研制开发,解决试验过程中需要在变压器上频繁改接线,试验人员频繁上下变压器等问题,彻底将变更接线由"空中"转到"地面",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建筑施工现场所用的机械、电气设备,其移动性、流动性、外露性较大和工作周期长、所处环境恶劣等因素,常因绝缘老化或机械损伤引起设备金属外壳带电,当人体与设备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触后,就会发生间接触电,给作业人员埋下了触电隐患。引起间接触电现象往往比直接触电现象更为普遍。因此,在做好直接触电的安全防范外,还应该做好防止间接触电的预防措施。接地装置是防止间接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据多年检查发现,许多施工现场电工对接地装置认识不足,对规范理解不透,因而未能严格按照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