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Nand Flash存储管理在DSP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nd Flash因其体积小、容量大、成本低、掉电数据不丢失等一系列优点已经在嵌入式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由于Flash读写存储的编程特点以及其生产工艺与使用过程中坏块不可避免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存储过程管理,以使整个系统性能得以改善.本文介绍以K9F6408U0C为代表的Nand flash的存储管理及基于磨损均衡思想的存储管理算法在DSPTMS320F28x的系统中的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2.
束永安  罗斌  史斌宁 《计算机应用》2009,29(5):1201-1203
为支持无线网状网中多媒体业务,提出了基于干扰模型的QoS路由策略WQRI。首先对网络进行分层,然后提出新的可用带宽和端到端延时估计方法,在协议中实现可靠的接入控制和端到端资源预留。仿真表明,WQRI策略能以较低的控制报文开销为实时业务提供QoS支持。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以来,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迅速取代了终端/主机和文 件服务器体系,在客户端众多的大型事务处理系统中,采用C/S模式可以克服两层模式中功 能扩充、维护困难、系统不够稳定的缺点。但对于象银行通存通兑这样的大型联机事务处理 系统来说,在C/S构架中加入中间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符合EPC C1G2标准的RFID随机化密钥双向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ID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自动识别领域等,但RFID系统也给使用者的隐私和安全带来新的威胁.现有已提出的安全协议方案,基本上都存在着某种安全隐患或不符合EPC ClG2(electronicproduct code class1 generation2)标准要求,无法成为实际可用的RFID系统安全机制,本文在介绍了两种符合EPC ClG2标准的安全协议并分析其存在的弱点后,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随机化密钥双向认证协议,并分析其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节能型LED驱动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D发光辉度由驱动电流决定,驱动电流稳定与否直接影响LED发光辉度,通过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控制的驱动电路,经试验证明,该电路使用可靠,并给出了具体的试验波形。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采用现场总线结构的玻璃窑炉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三台模块化现场控制机对玻璃窑炉的炉温、料道与料盆的温度、窑压、及料位等进行检测与控制;对蓄热室温度、烟道温度、煤气出口温度、煤气出口压力、窑炉两边辐射温度进行检测;采用一台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对现场控制机进行参数设定、优化控制和数据采集、显示、历史查询等操作。使窑炉在最佳工艺状态下运行。  相似文献   
7.
面向对象设计中的O/R映射架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R映射是当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应用的面向对象系统设计中的新问题,关系型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系统面向对象设计的架构和灵活性。文中结合已有应用设计架构提出改进的缓冲工作元(Cache Worker)架构,用它可以在兼顾性能的基础上屏蔽关系型数据存储方式给面向对象系统设计带来的障碍,给系统设计更大的灵括性。  相似文献   
8.
数据采集是控制系统最常见的任务,对于大量的历史数据采用曲线加以分析已成为很重要的一种手段。文章介绍了用VB6.0中的MSChart控制实现控制软件中的历史趋势曲线的设计与绘制,并结合一个实例程序加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片机的热敏打印机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高速热敏打印机的设计方案,本系统由单片机(80C552)、RAM、ROM、热敏头数据加载和加热控制系统,热头过热保护系统,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串行接口,控制软件,热敏头等组成,文中给出了其控制原理及硬件电路,软件设计。本打印机的特点为:打印速度快,噪音小,字迹清晰。本热敏打印机系统使用的热敏打印头为LTP2342。  相似文献   
10.
逐级投入式充电控制方法在光伏电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光伏阵列的特点,通过对各种充电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采用逐级投入式充电控制方法使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延长。详细阐述了逐级投入式充电控制方法在一种光伏电源中的具体实现,同时探讨了实用光伏电源对充电控制的特殊要求和必备附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