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导引头指向角误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卢福刚 《兵工学报》2009,30(3):329-332
提出了以理论弹目线为中心的扫描方式,该方式能减小导引头扫描角度范围和扫描周期,降低了导引头设计技术指标要求;建立了以理论弹目线为中心的导引头指向角模型,并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采用Monte- Carlo法对导引头指向角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以理论弹目线为中心的扫描方式扫描角度范围减小2a,a大小与目标横向机动速度、导弹射程和采用的中制导律有关。研究结果可以对同类的自寻的导弹工程研制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毫米波导引头可穿透云、雨、烟、雾,实现目标的全天候探测,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控制算法的设计。为保证造价昂贵的毫米波制导武器系统的命中精度和毁伤效果,需要对毫米波导引头的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估。然而仅仅通过实验室测试无法模拟真实的作战使用环境,需要高精度的外场测试方法准确评估导引头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TK的毫米波导引头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基于GPS的测量结果实时计算导引头参数;然后,将计算结果与导引头自身的输出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评估毫米波导引头各性能指标的精度。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Gabor特征向量相似函数的复杂背景下红外图像目标自动检测方法。它利用2-D Gabor函数所提供的最佳联合空间-空间频率分辨率,及其形态符合人类视觉神经元感受野的特性,通过求解简单目标模板与原IR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函数,自动检测方法不但对背景噪声和交错干扰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而且对目标的对比度,大小,姿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变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设计出适合极小瞬时视场导弹的扫描搜索规律,并实现其工程化,文中研究了几种常见扫描搜索规律的原理。采用Matlab仿真计算了各种方法的目标落入概率、落入时间和扫描周期等。通过比较研究,得到了工程上合适的扫描搜索规律,以增大极小瞬时视场导引头的目标落入概率,为此类精确制导导弹扫描搜索规律的选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标准的编制中处理好标准技术的先进性与可操作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顾及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片面地强调技术先进,标准将难于贯彻,标准失去了制定的价值;同样照搬企业现行技术,缺乏技术升华,也失去了制定标准的意义。本文结合WJ/Z429—2004《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精度分配导则》编制工作介绍了这方面的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形的红外图象目标自动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分形的复杂背景下红外图象目标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以自然背景和人造目标在分形特征上的固有的差异为依据,利用了人造目标分形特征拟合误差大的特点,实现了复杂背景中红外图象目标的自动检测。实际检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目标自动检测方法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是一种颇具发展前景的目标自动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导弹武器装备研发的工作经验,对实现精确制导至关重要的战术导弹导引头的概念、功能、组成、分类及其研发的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和发展举措进行了简要地阐述和分析,期望能够达到推动战术导弹核心关键技术-导引头技术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小视场导弹弹道中末段交接班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小视场导弹的特点.首先提出了小视场导弹弹道中末段交接班条件;建立了影响交接班的弹目位置误差模型;由导引头捕获域建模计算表明.捕获域能够包容弹目极限位置误差;最后利用一阶平滑法保证中末段弹道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于稀疏描述(SR)的识别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高,不利于算法实时、高效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稀疏描述(ESR)算法,以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型号识别的效率。考虑到SAR图像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惰性变化的特点,将每个型号目标的训练样本在一定方位区间内分别取平均,采用平均样本表征该方位区间内的若干个样本,以减少训练样本的数目,达到有效降低算法计算复杂度,提高SAR目标型号识别算法效率的目的。实测的MSTAR数据验证了所提快速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能快速准确的完成导弹惯导传递对准的直升机机动方法,文中对直升机的机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六自由度运动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常见机动方式的特点,结合传递对准要求及直升机实际操纵方法,提出一种新的"S"形变速转弯机动。仿真结果表明,在传递对准中采用此机动方式,对准精度较高,速度较快,满足直升机载导弹传递对准要求,操纵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