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18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量化规则格的关联规则渐进更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量化规则格的规则更新算法,重点讨论了在新增格节点的过程中规则更新的思想,实现在格的渐增生成过程中,相应的关联规则也得到渐进更新.最后给出简单实例说明规则更新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知网语义相似度计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常见问题集(FAQ)的积累,问句数量日益增大,逐页浏览的知识获取方式很难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也浪费用户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基于FAQ的自动问答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设计了QuickFaq自动问答系统框架,采用基于知网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块,找出相似问句并返回答案。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问答系统的召回率和不匹配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依存分析的事件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事件抽取是信息抽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件识别是事件抽取的基础,事件识别的效果直接影响了事件抽取的结果.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识别事件需要从词汇中发掘更多的特征.针对当前事件识别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依存分析的事件识别方法.用依存分析发掘触发词与其它词之间的句法关系,以此为特征在SVM分类器上对事件进行分类,最终实现事件识别.实验表明,基于依存分析的事件识别优于传统的事件识别方法,而融合多特征的事件识别F值可提高到69.3%.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容相似度的网页正文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将复杂的网页脚本进行简化并映射成一棵易于操作的树型结构的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DOM树,无须用HTMLparser包进行解析,而是利用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树节点中文本内容与各级标题的相似度判定小块文本信息的有用性,由此进行网页清洗与正文抽取,获得网页文本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正文抽取具有较高的通用性与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自动摘要技术,结合统计与文本关系图并基于复杂网络中的社区划分算法,提出一种多主题文本摘要抽取方法。抽取文本中权重较高的句子,通过句子的相似度计算建立文本关系图,利用社区划分算法解决子主题划分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主题文本摘要的抽取质量较好,能抽取出较多的子主题。  相似文献   
6.
在事件信息的抽取中,事件要素的提取是一个难点。现有的事件要素抽取主要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这类方法容易受到语料稀疏性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事件本体的事件要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将事件要素推理分为两步: 一、通过事件要素词和事件指示词的位置关系来初步填充要素值,并将得出的置信度较高的事件作为种子事件;二、利用第一步得出的种子事件,查询事件本体中的事件类约束和基于事件非分类关系的推理规则,并对要素进行推理,进一步对事件要素进行填充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提升事件要素提取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事件语料库是研究语义Web中事件知识的抽取、表示、推理和挖掘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该文以事件作为文本知识单元,在LTP分析的基础上,用序列模式挖掘算法PrefixSpan从现有的小规模语料库中挖掘事件要素的词性规则等,用同义词词林(扩展版)对触发词表进行了扩充,结合自定义的事件要素词典,采用多遍过滤、逐遍完善的思想提出一种针对大规模突发事件语料库构建的自动标注方法,在实验部分不仅与人工标注做了对比,同时与Stanford CoreNLP NER进行了对比,实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张旭洁  刘宗田  刘炜  王东  田垄 《计算机科学》2013,40(2):265-269,311
近年来,概念格作为一种有效的概念分析、表示与应用模型,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应用。概念代数是在概念 格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代数系统。目前,概念代数系统还只是雏形,很多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扩展与进一步的研 究。基于格结构的概念代数研究分别对Nilsson概念代数、Wille概念代数和认知信息学中的概念代数的基本概念与 内容进行了介绍,对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证明Nilsson概念代数是一种广义概念代数,为进一步的应用与研 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可信度理论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的可靠性估计、程序结构及测试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合,针对一个程序及其输入值有限集,可以由测试来处理所精心定义的程序状态。但是,程序测试的基本理论仍不明了,其部分原因是测试的目标不明确,对测试或者测试方法的评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测试不应该以纠错为最终目标,其最终目标应该是精度量被估测软件的可靠性。其于这个目标,需要提出蝗可信度理论,并以它为基础,明确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环境。目前可信度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UML的需求分析模型度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亮  刘宗田等 《计算机科学》2001,28(10):122-125
一、引言从最初软件度量概念的提出到现在,软件度量学已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它作为软件工程的一个研究方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软件度量学的方法来科学地评价软件质量,更有力地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合理地组织和分配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软件开发计划,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软件。然而事实上软件度量学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的各种软件度量方案大多还具有事后性,不能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早期进行有效的度量,从而在早期不能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价和估计。因此,针对需求阶段的模型进行度量一直是软件度量学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目前,软件界有两种占主导地位的需求分析建模方案:结构化建模和面向对象建模。针对二者,人们提出了一些较好的度量方案。 1.1 结构化建模的度量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