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钢铁基体上EDTA弱酸性预镀铜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SO4·5H2O为主盐,以EDTA为配体,在铸铁基体表面电镀铜。确定了镀铜液的基本组成为:CuSO4·5H2O 15g/L,EDTA 25g/L,Na2B4O7·10H2O 37g/L,硫脲0.2mg/L,丙三醇2mL/L,O-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05g/L。选择了无氰镀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5.5,电压3V,时间5~7min,温度35℃。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镀铜层光亮、均一,纯度高(99.89%),与基体结合紧密,无氢脆现象,具有与氰化物镀铜相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沙林分子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沙林分子的稳定构型及其红外光谱。分析后发现,根据分子振动类型的不同,可将红外光谱划分为(0~1300)、(1300~1450)、(1450~3000)和(3000~4000)cm-1 4个区域,且红外光谱中实际振动峰的数目小于简正振动的数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以及彩色数字图像输入输出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颜色在不同的设备之间精确地传递或再现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彩色数码相机特性化为研究内容.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和多项式转换方法。尽管由实验结果方面看,用BP神经网络方法要优于多项式转换,但BP神经网络方法所需训练样本数量较多、训练时间长、不易实现,而多项式转换方法便于实际应用.因此多项式转换方法更利于数码相机特性化。  相似文献   
4.
以EDTA为配体,CuSO4·5H2O为主盐,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对铸铁基体表面化学快速镀铜进行了研究,确定的镀液的组成为:7.5g/L CuSO4.5H2O,20 g/L EDTA,38 g/L次磷酸钠,37 g/L四硼酸钠,15g/L柠檬酸三钠,0.5g/L硫酸镍,0.2mg/L硫脲,0.05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20)。最佳工艺条件θ为65℃,pH=8.3,t为40min。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铸铁基体表面形成的铜镀层光亮度良好,镀层均一,纯度高,显著提高了镀层质量。  相似文献   
5.
铬鞣废水的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絮凝技术将铬鞣废水中的铬、纤维素、角蛋白等杂质经处理后转入污泥而沉淀,所得的净化水测其金属离子的含量,并与配制铬鞣剂用水比较,各项指标非常接近,因此,净化水可用于配制铬鞣剂。将废水回收利用,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使铬鞣废水达零排放。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辅助低温法在玻璃表面制备锐钛矿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并与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薄膜进行了对比。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技术,对其物相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波长为254nm的紫外灯照射下,对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皮革废水前后COD值变化作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光催化条件、皮革废水初始COD浓度及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薄膜相比,微波辅助低温制备的薄膜光催化效果更好。当废水初始COD值在750~1500mg/L之间、pH值为4.0、在25℃紫外灯照射10.0h时,光催化效果最佳,COD去除率高达80.1%。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镀银工艺因用到氰化银等污染环境的原料逐渐被淘汰.本论文选用硝酸银、葡萄糖等原料对低碳钢表面化学镀银工艺进行了研究.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因素对镀层厚度和镀层质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化学镀银最佳工艺条件(硝酸银61.7g/L、葡萄糖50g/L、氢氧化钠43.3g/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min).在低碳钢...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微波分光仪验证了微波的反射定律,并测量了微波的波长,研究发现当入射角较小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基本相等,满足微波反射定律。而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和入射角出现差距,入射角越大,差距也越大。最后测得微波的波长为31.68mm。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低温法在玻璃表面制备锐钛矿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分别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其相结构和表面形貌;通过光催化降解实际电镀含铬废水实验,探讨了光源、废水pH、废水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及涂膜层数对总铬去除率的影响。光催化氧化的最优条件为:废水初始浓度3 000~9 000 mg/L,pH=8.3,负载4层薄膜,254 nm紫外光照射3 h。在最优条件下,废水的总铬去除率高达99.8%。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絮凝法对电镀含铬、镍废水进行了处理,确定了复合絮凝剂的种类和最佳配比,选择了最佳工艺条件,pH=8.70,搅拌t为30min,絮凝沉积t为12h,并对处理前后铬镍废水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铬的去除率为99.93%,镍的去除率为99.95%,处理后的废水中铬质量浓度降至0.12mg/L,镍质量浓度降至0.26mg/L,符合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可作为电镀车间的循环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