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几种OLED有源驱动电路中像素单元电路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两管单元有源驱动电路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四管单元电流控制型和电压控制型的驱动电路,它们都能补偿TFT阈值电压的漂移.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前者能准确地调节显示的灰度,但它的响应速度慢;后者的响应速度快,但不能准确地调节显示的灰度。  相似文献   
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极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极修饰可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寿命和稳定性.综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极的修饰方法及其作用,实验证明:电极修饰是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有效手段.电极修饰包括阴极修饰和阳极修饰,但由于器件的效率、性能多半受限于阴极,故阴极修饰比阳极修饰更为重要.通过对各种修饰方法的比较,提出应把各种电极修饰的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以最有效地提高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从经验公式出发,基于T-T湮灭过程,建立了有机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中复合宽度和外量子效率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1)随外加电压升高,器件的复合宽度减小,外量子效率增加;(2)随器件厚度的增加,复合宽度相应增加,但外量子效率在不同的电压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3)外量子效率随复合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讨论了外加电压和器件厚度对复合宽度的影响,分析了外量子效率随外加电压、器件厚度及复合电流密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光电致发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磷光电致发光可以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激子。理论上可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达到100%而在近几年倍受关注。文章从发光机理、基质材料、掺杂剂材料和载流子阻挡材料的特征以及发白光的磷光电致发光器件几个方面扼要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种简单的合成方法,用空气中稳定性良好的亚碲酸钠为前体,合成了高质量的CdTe量子点,发射范围从520~620 nm可调,最佳实验条件下发光效率达40%以上。用叶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成功标记肝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叶酸偶联的CdTe量子点,能有效进入肿瘤细胞内部。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有机掺杂电致磷光器件中主体(TPD)与客体(Ir(ppy)3)间的能量转移几率表达式,并对能量转移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三态激子能量转移率(KHG,KGH)随主客体分子间距离R指数增加,KHG随客体分子间距离RGG增加有一个快的减少,且KHG/KGH随R或RGG减少而增加;(2)当R为0.8~1.2nm时,能量转移几率接近线性降低,而当R<1.1nm时,RGG的变化能够被忽略,对于1.1nm<R<1.2nm的情况,RGG(<1.6nm)对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当Forster能量转移率增加或Gibb's能减小时,η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从经验公式出发,基于T-T湮灭过程,建立了有机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中复合宽度和外量子效率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1)随外加电压升高,器件的复合宽度减小,外量子效率增加;(2)随器件厚度的增加,复合宽度相应增加,但外量子效率在不同的电压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3)外量子效率随复合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讨论了外加电压和器件厚度对复合宽度的影响,分析了外量子效率随外加电压、器件厚度及复合电流密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出均匀银纳米线,并详细讨论了温度、PVP与硝酸银物质的量比以及不同卤化物对银纳米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过低时,无法生成银纳米线,提高反应温度,银纳米线的长度增长;过高的反应温度会导致银纳米线长度不均匀,并降低银纳米线产率;适量的PVP可以促进银纳米线的生长,银纳米线的直径随PVP加入的物质的量的增加而减小;NaCl中Na~+没有去氧能力,CuCl_2中Cu~(2+)去氧能力比FeCl_3中的Fe~(3+)去氧能力强,Br~-促进了银单晶纳米立方块的生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