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备亚微米炸药的新方法——微乳状液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志建  范时俊 《火炸药》1996,19(4):12-13
通过制备超微粉体炸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即微乳状液法,得到1.02 ̄0.42μm的亚微米炸药,叙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探讨了微乳化细分机理,给出了炸药微乳状液的四个基本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一种不含梯思梯的岩石铵脲炸药。即采用复合硝酸脲代替梯恩梯作敏化剂,这种炸药具有澎性小、机械感度低、爆炸性能和贮存性能优良等特点。文中论述了提高复合硝酸辟爆炸性能的技术途径,讨论了影响复合硝酸脲、铵脲炸药性能的因素及无梯铵脲炸药的热分解行为,提出了估算工业炸药爆速和评估无梯铵脲炸药质量可靠性计算数学模型。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外界作用影响下引发爆轰时,在炸药中就激发起不同的化学变化。并且由于作用的特点不同,引爆的临界条件也可以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通常对炸药的感度问题采用纯经验的方法,即在某些标准条件下根据任何一个间接的指标来决定爆轰引发的临界条件。在测定撞击、摩擦、冲击波引爆等感度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些试验得到的结果具  相似文献   
4.
炸药在弱冲击下热点形成的微观机理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表达弱冲击作用下炸药材料中外部声子模式与分子内部振动模式之间能量转换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整体材料及缺陷干扰区DPDs(Defectperturbeddomains)的多声子上抽的范围和速率,分析了多声子上抽的时间依赖性及其与缺陷系数的关系,提出了热点形成的微观机理,得到了炸药的点火敏感性与其颗粒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引言炸药安全性是研究和使用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在炸药的安全性评价中,其冲击波感度又占有重要地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外已从事了三十余年,测试方法早已标准化,目前多在引爆机理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而国内仅有少量研究,尚处起始阶段。爆轰压力是炸药的主要爆轰参数。无论在炸药爆轰波结构、产物状态方程及其做功能力等爆轰理论研究中,还是在聚能装药、破片效应、层裂效应、金属加速、水下爆炸和工程爆破等工程应用中,都少不了它。目前尚因无法确定炸药爆轰产物的确切组分,就无确切的炸药爆轰产物状态方程,故无法从理论上精确计算炸药爆轰压力。因此,实验上精确测定它,便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但炸药爆轰过程的高温、高压、高速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强烈破坏性,为其实验测定增添了不少困难。二十多年来,通过人们不断地探索研究,现已有不少测定炸药爆压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比较复杂,且成本高,周期长,药量大。同时,各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对TNT炸药中热点形成机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凝聚态TNT炸药中的圆形和椭圆形微孔洞附近介质在冲击作用下热一机械响应过程,结果显示在较低冲击压力作用下粘塑性功是导致热点温升的主要机制,在较高冲击压力作用下团相压缩对热点温升有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爆轰量热计中测定了TNT的爆热及爆轰产物。得到了密度为1.53克/厘米~3无外壳装药和以金、硬质玻璃及铝矾土为重外壳装药下的值,也得到了密度为1.0克/厘米~3无外壳装药及以金、食盐为重外壳装药的值。报导了由TNT生成热及观察的产物所计算的爆热。材料回收与根据以前的经验所预言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炸药的性能既是爆轰波阵面附近所释放的峰值能量的函数,又是泰勒(Taylor)波期间释放的余能的函数。爆轰波阵面和膨胀之间能量的相对分配以及膨胀中能量释放的速率可能受化学动力学过程或扩散过程的支配。爆轰量热法已是研究这些过程所用的主要实验方法。对硝铵(AN)和梯恩梯(TNT)的一些配方,确定了总的能量释放;也确定了膨胀等熵线上一点或一个区域爆轰产物的定量分析。在这些配方中,组份和AN的颗粒大小都是变化的。为进一步洞察反应区中或其附近发生的反应,对选用的炸药也应用了同位素示踪法。在一种理想均质炸药中,做了类似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外界作用影响下引发爆轰时,在炸药中就激发起不同的化学变化。并且由于作用的特点不同,引爆的临界条件也可以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通常对炸药的感度问题采用纯经验的方法,即在某些标准条件下根据任何一个间接的指标来决定爆轰引发的临界条件。在测定撞击、摩擦、冲击波引爆等感度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些试验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它们仅是近似地评价了不同炸药的感度,因为实际上永远也碰不到这些实验中所采取的条件。同时由于表征炸药对不同作用的感度指标是任意选择的,对不同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圆筒试验是测试炸药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详述了圆筒试验的装置、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并给出了梯恩梯等五种炸药的试验结果,并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本实验用梯恩梯装药的结果进行了标定、验证,精度在0.5%以内,与文献值相差0.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