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偏心内壳的内外圆柱壳结构运动方程,分析了内外壳与衬垫材料间的相对滑动机理,讨论了滑动的成因以及抱紧力、质量偏心、衬垫材料的弹性刚度和扭转刚度以及外部激励对相对滑动的影响,同时通过一个例子的数值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控制(或避免)相对滑动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永乐大钟及其悬挂支撑系统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撞钟过程有限元瞬态分析及动力强度校核。通过有限元计算,获得了大钟各局部考察对象及整体的应力、位移分布情况和各部分的动力响应和对强度的影响,为合理撞钟和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用螺钉将两层金属板(表板)和毛毡(夹心)通过适当的夹紧力固接在一起所构成的夹层板可对板壳结构的振动提供相当有效的阻尼.阻尼的形成主要是依靠板与毡之间的摩擦,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毛毡形变所造成的能量耗散.通过对不同厚度的毡层、不同的螺钉分布以及不同夹紧力而分别作的板的阻尼性能和固有频率的实验研究表明,夹毡权与等刚度的整体铝板作比较,阻尼性能可提高三十多倍.  相似文献   
4.
客运架空索道系统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架空索道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模态是衡量索道系统固有动力特性的重要指标,固有频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结构在各种不同的激励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动力放大效应与共振。文中首先解决索道系统分析中的有限元建模问题,包括典型柔性索道的模型状态,然后利用ANSYS程序的子空间迭代法求出结构最低各阶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并计算出三种工况下的前40阶固有频率与振动模态,为客运架空索道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提供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迎浪角及波浪周期对张力腿平台响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AMIT软件结合自编数据处理程序,以一典型多柱式张力腿平台为例,计算了迎浪角及波浪周期变化情况下该平台的艏摇幅值及水平方向响应极大值。计算结果表明:张力腿平台的低频率响应较为显著;迎浪角的变化对多柱式张力腿平台高频响应影响较大,而对其低频响应影响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6.
运输车辆振动环境与人体响应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五十铃八吨运输汽车为对象,针对其在青藏公路上格尔木至拉萨段的行驶路线,进行了以座椅和驾驶员腰部为重点的振动测试。并对测量结果作了规律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分段升速的办法,对转子的不同工况进行了一系列谱分析,从而由多种状态下的共同特征找出转动体的不平衡故障;并且通过分析谱成分的异常反应研究了汽轮机转子的磁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海上油气生产安全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是海上油气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海上油气生产中因油气泄漏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以影响图和事件树的具体方法介绍了安全风险分析程序,提出了风险评估中的最低合理可行原则和可接受的行业标准,并指出了我国海上油气生产中应采取的安全风险分析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承载力钢丝绳冲击隔离器的理论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大承载力的新型隔冲装置的理论设计方法。该装置由具有迟滞特性的钢丝绳绕制而成,它可为快速行驶中的大型车辆和船舰提供高效率的振动与冲击隔离,也可作为爆炸冲击波沿地表传播过程中的地面基础与结构之间的隔离元件。文中对隔离器的力学特性作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法,给出了各项设计参数的关系曲线,可供具体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通过实弹试验中测量的导弹弹体应变数据获得弹体截面等效载荷是型号设计部门面临的研究课题。引入一种数值反演方法,利用导弹试验过程中实测弹体表面应变数据实现弹体截面总体载荷识别。为解决实际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数据坏点对识别结果的干扰,提高载荷识别的可靠性,提出基于线性相关性理论的测量数据坏点剔除方法,设计验证试验,检验识别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简单易行,且具有很高的识别精度与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