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当前各种类型的公路都出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通车里程明显的增加了。此时公路性能也越来越高。为了合乎公路不断增加的运行规定,许多全新的建筑材料和工艺等都被应用到建设工作中。然而因为当前的管理体系不是很完善,加之对新工艺的掌控能力较差,都导致当前的路面施工工作面对非常多的不利点。作者具体的分析了当前路面施工中面对的不利现象和应对方法,目的是为了提升道路的施工品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显微组织、S、P元素、夹杂物、晶粒度对船用轴锻件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提出主要从降低夹杂物含量和细化晶粒方面提高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3.
虚拟维修训练内容聚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虚拟维修训练内容的数据,并参照SCORM规范收集了虚拟维修训练课程资源,建立了内容模型,创建了使用适合虚拟维修训练的元数据,最终创建了虚拟维修训练内容聚合模型,可为虚拟维修训练系统提供课程,有力地支持虚拟维修训练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运用APDL(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使其在模拟温度场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计算组织分布。为验证算法,选取一种贝氏体钢淬火,设定冷速为1℃/min、5℃/min、20℃/min、300℃/min匀速冷却,分别模拟计算组织百分数和制备试样观察相应冷速下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的结果和观测的金相组织吻合的比较好。最后采用本程序计算1.5 m大型锻件淬火过程的温度场和组织分布,结果显示这种贝氏体钢水冷却8 h后心部温度小于200℃,冷却结束后心部得到大于90%的贝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5.
针对厚度210 mm的海洋平台齿条板用钢开展研究分析,在ASTM A517 Gr.Q钢基础上,设计出3支成分经过优化的小钢锭,通过测定相变点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模拟210 mm厚齿条板T/2和T/4处的冷速,制定不同的模拟热处理制度。试验结果表明,№2钢锭在890℃淬火和600℃回火后,综合性能最优。按改进后的成分试制的9 000 mm×2 000 mm×220 mm厚试板,T/2和T/4的性能也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探索4Cr13不锈钢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大量不锈钢磨屑的回收技术,并对回收的不锈钢进行了系统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浸泡洗涤,能够有效除去磨屑中的油污、非金属纤维等杂物;通过磁选,可以有效去除陶瓷颗粒夹杂;对回收的不锈钢粉体进行熔炼、热处理后,得到马氏体组织和Cr7C3型析出物;回收钢的拉伸强度、冲击韧度均达到同成分钢的性能指标,表明通过该回收技术,不锈钢磨屑可直接用于制品的制造;同时该回收技术对其他成分的磁性不锈钢磨屑具有普遍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提高W含量,调整V、Ta、Ti、N等微合金元素含量,设计了9Cr3W型低活性马氏体钢。研究了该钢的微观组织结构与硬化、时效及相转变行为,对其进行了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测试。与Eurofer97钢相比,该钢表现出优良的高温拉伸性能。分析了9Cr3W钢用作超临界水堆堆芯内部件及包壳材料的可行性,其高温力学性能远优于Zr合金包壳材料;拉伸性能与T91钢相当,且韧脆转变温度低于T91钢,冲击吸收功上限高于T91钢,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9Cr3W钢的高温瞬时强度低于奥氏体316不锈钢,成为制约其用于超临界水堆堆芯内部件及包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型武器系统战损单元战场优先抢修目标的模糊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大型武器系统战损单元战场优先抢修目标的选择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作模糊综合评价,给出了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和评价的具体步骤,使目标的选择更科学合理,有效的为战场抢修指挥员做出决策提供帮助,使武器系统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威力,达到最优的作战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煤焦油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MgO纳米片为模板,通过预氧化和炭化过程合成出氮掺杂中孔炭纳米片(NMCNs),可实现对中孔炭材料的孔结构和氮掺杂含量的调控。所制中孔炭材料具有独特的中孔和片状结构,比表面积较大(1209m2/g),氮掺杂量较高(8.6%)。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MCNs展现出比容量高和循环稳定性优良的特性,在电流密度为100mA/g时具有高达1 000mAh/g的比容量。  相似文献   
10.
制备工艺对粉末高钒高速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熔炼工艺和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钒含量10%的高钒高速钢,并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硬度和冲击韧度的测量来研究制备工艺对高钒高速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炼高钒高速钢碳化物粗大、分布不均,在冲击过程中大颗粒碳化钒易碎裂;而通过氮气雾化制粉+热等静压工艺,采用粒度小于50μm的细粉后,碳化钒颗粒细小(3μm)且分布均匀,在冲击过程中不易破碎,冲击吸收功达到42 J/cm2,断裂机制以碳化钒与基体的界面失效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