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辊薄带连铸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双辊薄带连铸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和进展情况,比较和分析了各类数学模型的特点,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Y对Mg-3Al-1Zn镁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Y对Mg-3Al-1Zn镁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g-3Al-1Zn合金中加入w(Y)=0.3%和w(Y)=0.6%对合金组织中合金相种类没有影响,但当w(Y)=0.9%时有Al3Y相存在。同时,加入微量Y使合金组织中Mg17Al12相基本上转变为断续状和颗粒状分布,且其分布具有一定方向性,同时其数量也逐渐减少。此外,研究结果还发现微量Y对Mg-3Al-1Zn合金的组织有一定的细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镁合金板带材生产技术,其研究开发正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总结了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概况,尤其是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开发、薄带组织和性能研究以及薄带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该技术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合金化和微合金化作为变质Mg-A1-Si系镁合金中汉字状Mg2Si相的一种工艺手段,目前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并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合金元素变质Mg-Al-Si系耐热镁合金中汉字状Mg2Si相的研究进展,尤其是Al、Si、Sb、Ca、P、RE和Sr等合金元素对汉字状Mg2Si相形貌的影响及其变质机理,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镁合金铸态晶粒细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杨明波  潘复生  李忠盛  张静 《铸造》2005,54(4):314-319
综述了熔体过热法、氯化铁法、碳质材料变质处理法、熔体搅拌法以及加Zr、Ca或Sr等镁合金铸态晶粒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不同细化方法的工艺特点和细化机理,指出了镁合金铸态晶粒细化研究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消失模铸铁件用醇基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的办法,对消失模铸铁件所用的醇基涂料进行了研制,得到1种比较理想的醇基涂料配比。实际应用表明:本文研制的醇基涂料能很好地防止消失模铸铁件生产过程中因涂料引起的铸造缺陷。  相似文献   
7.
以可发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EPMMA)模样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珠粒粒径、预发泡时间、预发泡珠粒熟化时间、成形蒸气压力、模样的贮存温度及放置时间对模样收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PMMA模样在脱模时大约有0.1%左右的收缩,此后随着模样放置时间的延长,模样收缩逐渐增大,并在一定的时间(室温贮存约30天,50℃贮存约15天)后收缩稳定在0.5%~0.6%。而在所研究的工艺因素中,以成形蒸气压力对模样收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预发泡珠粒熟化时间,而珠粒粒径和预发泡时间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杨明波  潘复生  白亮 《铸造技术》2007,28(9):1198-1200
研究了金属型铸造Mg-8Zn-4Al-0.25Mn合金的凝固行为及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合金的铸态组织主要由初生α-Mg、Mg32(Al,Zn)49相和Al2Mg5Zn2相组成,其中Mg32(Al,Zn)49相主要呈连续状和/或半连续状分布,Al2Mg5Zn2相主要呈孤岛状分布。此外,根据DSC结果还确定了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液相线及固相线温度,并阐明了合金凝固过程中的相变。  相似文献   
9.
1α-羟基去氢表雄酮是合成马沙骨化醇的起始原料,也是合成维生素D类衍生物关键中间体和原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标题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适于工业化的合成工艺尚待于开发。按起始原料不同对标题化合物合成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合成标题化合物起始原料主要有1,4-雄烯二酮和去氢表雄酮。以去氢表雄酮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又分为化学法和微生物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挂片和电化学试验,结合微观分析,研究了14MnVTiRe钢两种焊接接头的腐蚀行为,分析影响接头耐海水腐蚀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4MnVTiRe钢两种焊接接头均以母材的耐蚀性较差,热影响区的耐蚀性相对较好;接头各区中微观组织特别是夹杂物类型的不同,是导致接头各区耐蚀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埋弧焊接头的耐腐蚀性优于手工焊接头,焊接线能量较高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