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解决鱼雷捷联系统的初始对准,提出了失准角及陀螺随机常值漂移快速估计方法,经数字仿真,对缩短初始对准时间,提高初始对准精度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鱼雷敏感元件误差以及该误差的传播特性,这对减小惯性器件的误差影响、实现计算机的误差补偿和提高鱼雷捷联系统精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最优输出跟踪器及降维观测器的方法来设计鱼雷航向控制系统,对系统补偿前后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状态稳定,响应速度快,能很好地跟踪希望参考输入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总结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电位器转角输入信号和微电流信号简便、实用的测量方法。分析微电流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优选运算放大器;采用线性电源供电,加强电源去耦滤波;重视制作工艺和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AUV的特点,介绍一种采用捷联惯导系统进行导航的AUV动基座快速对准方法。通过模型建立与公式推导提出用两个水平失准角的稳态值估计方位失准角稳态值的方法,仿真结果证明,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可大大加快初始对准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对数D/A转换器AD7111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并与同类产品AD7110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给出了应用于声纳和水下寻的声系统试验测试的半物理仿真系统设计实例,该系统设计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二次型稳定H∞鲁棒控制理论及其在鱼雷纵平面航行控制中的运用.用模型的参数摄动来描述鱼雷纵平面航行模型的建模误差,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H∞控制器,并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所设计的控制器在被控对象存在一定范围参数摄动的情况下,仍能使系统保持预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AUV的特点,介绍一种采用捷联惯导系统进行导航的AUV动基座快速对准方法。通过模型建立与公式推导提出用两个水平失准角的稳态值估计方位失准角稳态值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可加快初始对准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BTT的反鱼雷鱼雷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璇  周徐昌  潘逊 《兵工自动化》2010,29(10):79-81
针对传统的采用侧滑转弯(Skid-to-Turn,STT)控制技术的缺点,对倾斜转弯(Bank-to-Turn,BTT)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反鱼雷鱼雷(Anti-Torpedo Torpedo,ATT)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基于BTT的鱼雷控制方法以及BTT控制技术相对于STT技术在鱼雷控制方面的优点。然后,对BTT控制技术在ATT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BTT控制技术在未来的ATT应用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BTT鱼雷较传统STT鱼雷而言,在提高鱼雷机动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BTT鱼雷在工程应用中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BTT控制的无人水下航行器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采用侧滑转弯(STT)控制技术的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快速机动时由于侧滑产生较大诱导力矩及其自动驾驶仪三通道间产生较强的耦合而降低其控制系统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倾斜转弯(BTT)控制技术的改进方法。根据UUV的航行动力学模型与倾斜转弯控制的特点,对UUV空间动力学方程进行了必要的简化,得到了基于BTT控制技术的UUV动力学模型,并从自动驾驶仪设计的简便性出发,提出了利用其法向过载作为状态变量的全状态可测量数学模型,为进一步设计基于BTT控制技术的UUV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