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长链脂肪酸稀土络合体系的光致发光现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合成了两烯长链脂肪酸和铕的二元配合物,进而以邻菲罗淋作为第二配体制得三元配合物,是很好的光致发光物质,元素分析及FTIR光谱初步确定了结构,分别为Eu(L1)32H2O,Eu(L1)3phen,Eu(L2)32H2O,Eu(L2)3phen(L1=月桂酸根、L2=硬脂酸根),长链脂肪酸通过羧酸双齿螯合配位,运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一步讨论其发光机理。通过TEM电镜研究了配合物掺杂在高分子中的形貌与颗粒大小等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聚己内酰胺-锌盐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用X 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聚己内酰胺与氯化锌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当把聚己内酰胺的甲酸溶液加入饱和氯化锌水溶液 ,沉淀析出物与在纯水中析出的聚己内酰胺有明显的不同。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纯水中沉淀析出的聚己内酰胺分子链发生结晶而在饱和氯化锌水溶液中析出的聚己内酰胺却未观察到尖锐衍射峰。红外光谱研究证明 ,在饱和氯化锌水溶液中析出的聚己内酰胺中所含的锌离子与酰胺基团发生相互作用 ,致使酰胺Ⅰ ,Ⅱ带发生巨大变化。酰胺Ⅰ带发生红移证明锌离子与酰胺基团上的羰基发生络合配位 ,这种作用抑制尼龙分子链之间通过CO和N—H基团形成氢键 ,阻碍聚己内酰胺分子的自由运动和整齐堆砌 ,从而使尼龙无法结晶。尼龙与锌盐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为发展一种尼龙加工制造新方法提供种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我们使用乙酰水杨酸(aspirin)作为第一配体、邻菲罗琳(phen)为第二配体,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稀土发光配合物。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证明它的分子组成的TbC27N2O12H28、分子式就为Tb(aspirin)3phen。光致发光研究表明导电高分子(PVK)和稀土配合物之间存在Foerster能量传递现象。这种能量传递的一个必要条件应该是稀土配合物的激发谱和高分子PVK的发射谱有重叠。稀土配合物掺杂高分子PVK的透射电镜照片表明稀土配合物在高分子PVK中分散比较均匀,分散尺度在20-30nm之间。同时,我们发现高分子PVK和稀土配合物混合后不能均匀分散,这可能是影响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等师范化学专科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师范化学专科教育是较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确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将目标纳入课程,构建新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现代化。采取有力措施,优化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要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