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理化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滴低速撞击润湿球面现象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刚涛  郭亚丽  沈胜强 《物理学报》2013,62(18):184703-184703
采用高速摄像仪以10000 帧/s的拍摄速度对液滴低速撞击润湿球体表面过程进行了实验观测, 分析了液滴撞击后的反弹、局部反弹和铺展等现象, 考察了黏度对撞击过程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定量讨论了液滴铺展特征参数随撞击速度、球体直径和黏度的变化规律. 观测发现: 黏度较大且撞击速度较低时, 撞击后可能出现反弹和局部反弹, 黏度较小时则不发生; 铺展面积随撞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黏度增大时, 铺展因子减小; 在球体直径为4–20 mm范围内, 随着球体直径的增加, 铺展因子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液滴撞击 润湿球面 铺展 黏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建立了基于欧拉壁面液膜模型的光滑管内蒸汽冷凝流动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模拟管长为500 mm,内径为38 mm。模拟工况为入口蒸汽饱和温度分别为70℃,总传热温差为5℃和7℃,入口蒸汽速度为1420 m/s。模拟结果表明,液膜厚度在管道底部随着流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液膜厚度在管顶部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更大的蒸汽入口速度产生更高的液膜厚度。液膜流动速度在管道底部随着流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液膜流动速度在管顶部先增大后缓慢降低,更大的蒸汽入口速度产生更高的液膜流动速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义逆算法的冲击波超压场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局部布点测试不能全面了解冲击波传播过程的不足,以及冲击波超压经验公式的局限性,采用网络化测试技术获取冲击波信号,以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为基础,利用加权广义逆反演算法对爆炸冲击波速度场进行反演,根据峰值超压与速度的关系得到峰值超压场分布。经一定测试范围内实验验证,峰值超压重建结果优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液滴撞击固体表面铺展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菲菲  郭亚丽  沈胜强  陈觉先  李熠桥 《物理学报》2012,61(18):184702-184702
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了不同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形态变化过程, 并探讨了液滴撞击参数对撞击过程液滴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液滴黏度对液滴铺展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液滴表面张力对液滴铺展后的回缩起到主导作用, 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着液滴的震荡特性; 撞击速度的提高会增大液滴的最大铺展因子, 但达到最大铺展的时间因表面张力的不同呈现不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规范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方案策划和校准结果确认的程序.以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结果确认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从解决问题的根源出发,提出应以预期使用要求作为校准要求的来源,通过充分分析检测方法/技术规范的要求和/或与客户达成的约定等,识别关键的校准参数和测量范围、不确定度要求;综合考虑校准周期、校准机构和校准技术规范、实施与调整...  相似文献   
6.
变压器热老化过程中糠醛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绝缘油中糠醛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加速热老化过程中生成糠醛浓度和老化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用一元回归方法建立糠醛浓度和老化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
郭亚丽  韩焱  刘林茂 《应用声学》2014,22(9):2957-2959
针对地震层析成像、爆炸场重建等工程中稀疏射线不完全数据层析成像问题,对影响层析成像结果的观测系统布局方式、初始模型及先验信息3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观测系统优化布局的判断指标,并分析了初始模型和先验信息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程度,通过模型仿真及对反演结果的比较,得到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对观测系统的优化布局、初始模型合理选取及先验信息的充分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8.
液滴撞击液膜的射流与水花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刚涛  郭亚丽  沈胜强 《物理学报》2013,62(2):24705-024705
建立了单液滴撞击平面液膜的物理与数学模型,采用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黏度和表面张力对冠状水花形态的影响.通过分析撞击后液体内部的压力和速度分布,揭示了液滴颈部射流的产生机理,验证了Yarin和Weiss提出的运动间断理论.研究显示,表面张力对冠状水花形态的影响远大于黏度的影响.颈部射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撞击后颈部区域局部较大压差造成的,随着撞击过程的继续,压差作用减弱;液膜内流体的径向运动对射流发展成冠状水花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液滴撞击等温固体平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液滴撞击等温固体平壁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撞击后液滴的变形和反弹过程,将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做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所采用的模型可以模拟液滴在水平壁面上的运动形态.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铺展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液滴碰撞速度、初始接触角对变形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We report a γ-ray irradiation reduction method to prepare MnO/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 nanocomposite for the anod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γ-Ray irradiation provides a clean way to generate homogeneously dispersed MnO nanoparticles with finely tuned size on rGO surface without the use of surfactant. The MnO/rGO composite enables a fully charge/discharge in 2 min to gain a reversible specific capacity of 546 (mA·h)/g which is 45% higher than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commercial graphite ano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